煙花夜景中清晰定格每一簇火焰,篝火光影下精確還原每一處細節,華為Pura 80系列發布會展示的影像實力背后,一場關于傳感器核心技術的突圍戰已悄然翻過關鍵山脊。
華為選擇在蘋果WWDC 25次日發布Pura 80系列旗艦手機,這場被業界解讀為“正面交鋒”的發布會聚光燈下,隱藏著兩條技術突圍的交叉軌跡。
一個關乎圖像傳感器,一個關乎指紋識別傳感器——前者實現了從制裁陰影下的技術反超,后者仍在等待國產化突圍的黎明。
當余承東展示Pura 80 Pro+/Ultra在復雜光影場景下的拍攝樣張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驚艷畫面背后,國產一英寸CMOS圖像傳感器首次站上全球影像巔峰。這顆代號SC5A0XS的傳感器出自中國廠商思特威之手,其110dB動態范圍參數徹底碾壓了索尼IMX989與LYT900等國際競品。
圖像傳感器突圍,國產CMOS的登頂時刻
制裁令頒布后的五年間,華為旗艦手機的影像系統始終籠罩在“傳感器代差”的陰影下。曾經與索尼聯合定制IMX600系列傳感器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華為被迫在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困境中尋求破局之道。
彼時華為芬蘭研究院與索尼實驗室共同開發的IMX600系列,曾以1/1.7英寸超大底改寫手機影像規則,感光面積達到iPhone X的2.7倍。這種深度定制模式構筑的技術壁壘,隨著一紙禁令化為泡影。
失去頂級傳感器供應的華為,轉向構建XMAGE影像技術體系,從光學結構、機械設計、成像技術與算法四個維度重構競爭力。“光機電算”技術范式的創新雖然緩解了硬件短板,卻無法填補核心元器件代際差距的鴻溝。
思特威SC5A0XS的橫空出世終結了這一局面。這顆5000萬像素一英寸大底傳感器,不僅在基礎參數上與索尼旗艦產品持平,更以110dB動態范圍實現性能反超。
動態范圍指標直接決定復雜光影場景的細節還原能力,華為發布會重點展示的煙花、篝火等極端場景成像效果,正是對此項突破的實戰驗證。
思特威2024年財務數據印證了技術突破的市場效應——智能手機業務營收32.91億元,同比激增269.05%,占公司總營收55.15%。其中高階旗艦產品占比過半,標志**中國圖像傳感器廠商正式打入高端供應鏈核心圈層。
超聲波指紋,旗艦機的攻堅戰
當圖像傳感器迎來突破性進展,Pura 80系列采用的側邊電容指紋方案,卻成為部分消費者質疑其“旗艦成色”的焦點。這場關于生物識別技術的爭議背后,是**超聲波指紋傳感器國產化進程尚未跨越的最后關卡**。
超聲波指紋技術通過傳感器發射超聲波脈沖,依據指紋溝壑對聲波反射的差異構建三維圖像。相比傳統光學方案,超聲波具備更強的穿透能力和環境適應性,即便在手指沾水、沾油狀態下仍能精準識別,且活體檢測特性大幅提升安全性。
這項由高通在2015年開創的技術,長期被3D Sonic Max傳感器壟斷。盡管2023年匯頂科技推出自研方案并獲vivo等廠商采用,但其技術路線仍涉及高通專利壁壘。
地緣政治因素使華為陷入雙重困境——既無法采購美國公司的超聲波傳感器,也難以采用存有專利風險的國產替代方案。供應鏈消息顯示,華為正通過“自研+投資”雙軌策略破局。2023年11月公布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專利,通過改進傳感器設計與信號處理算法提升識別精度。
2025年4月華為旗下哈勃科技入股成都芯曌科技的戰略投資更具深意。這家2019年成立的企業,2022年已啟動總投資24億元的屏下超聲波指紋芯片及模組總部基地建設,志在構建從芯片到模組的完整產業鏈。
小器件大戰場,傳感器卡脖子的國家命題
Pura 80系列映照出的傳感器技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格局,恰是中國高端傳感器發展現狀的微觀縮影。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實現局部突破的同時,更多傳感器品類仍在進口依賴中掙扎。
傳感器作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接口,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定義為“信息化社會最為重要的基石”。美國界定的22項影響國家長期安全和經濟繁榮的關鍵技術中,6項與傳感器直接相關。
然而產業現實令人憂心——全球2萬多種傳感器產品中,中國僅能生產約1/3,且整體技術含量較低。每年不低于1700億元的傳感器進口額,折射出汽車、科學儀器等領域95%以上市場份額被外資掌控的嚴酷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