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行業首創落地場景、8大行業最強體驗,小鵬和華為到底造了一個什么樣的HUD,值得這樣大動干戈給你整一場發布會?
直到我看完發布會直播,我知道我錯了。
這哥倆造的HUD簡直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強的離譜!
- 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差異化操作
6月5日下午,小鵬與華為聯手打造的“追光全景”抬頭顯示技術正式公布,基于華為光算法+光系統+光器件,構建自研車規級成像模組+AR構圖引擎的AR-HUD底座,協同全場景AR-HUD應用+人因HMI成像模組+全面車機數據,還原全感真實世界,不僅貼合用戶駕駛意圖,更能大大提升行車安全。
首發搭載于小鵬G7車型,并將于下周正式亮相并開啟預售。
和市面上常見的HUD相比,“追光全景”抬頭顯示的差異化操作堪稱亮眼。先看那87英寸的超大畫幅,足足是行業均值的6倍,就像在眼前鋪了一塊巨幕,跨車道的信息都能一目了然,復雜路況下也能讓人胸有成竹。
再說說那行業領先的1800:1對比度,比第二名高出50%,完美解決了白天亮光看不清、夜晚光窗影響視線的難題,不管是烈日當空還是月黑風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它還有行業首創的AR車道級引導,綠色光毯能100%貼合真實道路,不漂移、不晃動,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的復雜路口,就連行業最難搞定的環島,也能精準指引。想象一下,開車時就像玩游戲點亮地圖一樣,跟著光毯就能永遠行駛在正確的路上,這體驗簡直絕了。
- 為何他們能實現這樣的突破?
小鵬和華為能實現這樣的技術突破,靠的是雙方的優勢互補。華為在硬件方面投入超100億元研發,以光算法、光系統、光器件為基礎,構建了自研車規級成像模組,為HUD提供了強大的硬件底座。
而小鵬則在軟件上大顯身手,用AI軟件賦能,通過AI驅動3D OCC技術和人因工程HMI布局,實現了動態環境融合,讓AR信息與現實世界深度融合,毫無違和感。
這種硬件+軟件的組合就像一對默契的搭檔,華為提供了堅實的“骨架”,小鵬賦予了靈活的“靈魂”,兩者攜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才打造出了這樣一款領先行業的HUD產品。
- 這樣的HUD到底實不實用?
說到實用性,“追光全景”抬頭顯示簡直是駕駛者的福音。在駕駛過程中,路口指引、風險預警、紅綠燈啟停、變道等待、超車等信息都能清晰顯示,大視野、低延時、高精度,讓駕駛者能及時了解路況,大大提升了行車安全。
比如AR安全輔助功能,能提前預警前車變道、行人鬼探頭等突發狀況,還能在雨霧等極端天氣下清晰標示車道,讓潛在風險無處遁形。
AR輔助駕駛功能則能實時呈現加速、剎停、變道等待等操作意圖,讓駕駛者對車輛的狀態了如指掌,不再像開盲盒一樣心里沒底。
還有那首創的泊車路線顯示,把泊車路徑畫在HUD上,泊車意圖清晰明了,就算是停車困難戶也能輕松應對。
- 這對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
在AR - HUD逐漸成為用戶關注的智能化配置之一,但功能體驗卻遲遲沒有大突破的當下,小鵬和華為的這波操作無疑給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對行業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的技術探索和突破,為AR - HUD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其他品牌看了,估計得坐不住了,要么加快研發步伐,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要么就得在合作模式、技術創新上想新招。
這或許會引發一場行業內的“軍備競賽”,推動整個汽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更先進的HUD技術出現,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駕駛體驗。
電動EV:
總的來說,華為提供“光學肌肉”,小鵬注入“場景靈魂”,這種各取所長的合作,或許才是智能汽車下半場的通關密碼。
本次發布會上的AR-HUD抬頭顯示的成功,不僅提升了駕駛體驗,還為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這樣的合作與創新,讓汽車變得更加智能、安全、便捷,一起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