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聚勢芯港、引臨未來”2024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暨臨港新片區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鏈投資機遇分享會舉行。會上,“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基地”揭牌,由臨港新片區牽頭建設。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新能源汽車、儲能、信息通訊等領域迅猛發展,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將為其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打造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基地將助力上海在前沿產業發展中取得先機。
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介紹,新片區現已集聚積塔、天岳、瞻芯等一批寬禁帶半導體頭部企業,計劃用3年時間,通過做大晶圓制造規模、夯實襯底外延優勢、吸引模組器件集聚和加大對寬禁帶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和驗證扶持力度等具體措施,持續豐富完善產業生態,打造從器件設計、襯底生產、晶圓制造、模組封裝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他表示:“臨港將率先打通8英寸碳化硅產業本土供應鏈,聚集寬禁帶半導體產業人才超過1萬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0家、培育十億以上規模企業10家、培育市級創新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10家,孵化本土寬禁帶半導體IDM企業3家,到2026年實現設備材料及晶圓制造規模超100億元、模組器件規模超100億元的‘雙百億’目標。”
活動現場,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國開行上海分行、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建設銀行上海分行、上海科創投、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臨芯投資、中金資本、華登國際、元禾璞華、中芯聚源、國禾投資、上海自貿區基金/臨港新片區科創基金、新片區基金等多家投融資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鏈產投同‘芯’聯盟”。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還與上汽集團、理想汽車、蔚來汽車、聯合汽車電子、積塔半導體、新微半導體、上海天岳、長電科技、瞻芯電子、瀚薪科技、基本半導體、凱世通半導體、中晟半導體、臨港產業區公司等寬禁帶半導體企業聯合發起成立“汽車—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鏈聯盟”。
同時,積塔半導體與電子科技大學、天岳先進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兩大產業鏈創新聯合體也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李向聰告訴記者,臨港寬禁帶半導體產業起步早、投資規模較大,接下來將從對接終端應用場景、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著手,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進一步補齊短板。“終端客戶對于國產新產品使用的驗證成本高、時間長,其生產過程中對設備和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對此,新成立的產業鏈聯盟將圍繞產品上車測試開展對接,為企業提供驗證和測試機會。我們還引入金融機構、建立創新平臺,希望更多企業能從臨港本土長出來。”他談到。
李向聰透露,臨港新片區正在研究制定寬禁帶半導體產業扶持相關政策。“以往集成電路的支持政策大多偏向硅基,將把既有政策申報門檻適當降低,覆蓋到寬禁帶產業。此外還將重點支持成熟線驗證環節,如果驗證成功并進入供應商體系,將針對其測試成本給予政府補貼。”
展望未來,臨港新片區將充分發揮集成電路優勢,依托“東方芯港”特色園區,圍繞智能汽車和儲能以及消費電子三大賽道,持續完善產業生態,聚焦模組器件的規劃化應用,代表上海把臨港新片區建設成為國內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集聚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應用規模最大的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