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伊始,各家新勢力陸續披露5月銷售成績單。在主要新勢力中,大多數保持了當月同、環比以及累計同比的正增長,僅廣汽埃安各項數據出現明顯下滑。
5月,埃安銷量環比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同比增速則由4月的+0.7%驟降至-33%,前5個月累計逆勢下滑12.6%,在年初短暫企穩之后再度掉隊。
1
具體來看,主力車型AION Y和AION S銷量已連續多月下滑,定價最高的LX系列月銷更是長期處于百臺以下,期間密集降價促銷仍不見效果,作為上市多年的老車型疲態盡顯。
2024年下半年以來,埃安接連推新,AION V霸王龍、RT迅猛龍、UT鸚鵡龍相繼面市,但銷量均未達此前預期,特別是今年3月上市的UT鸚鵡龍,定位為10萬元以內的純走量車型,交付第二個月就意外下滑,疊加競品大幅降價的進一步沖擊,銷售前景頗為堪憂。
受埃安等拖累,廣汽集團(7.670, 0.01, 0.13%)凈利在連降兩年后,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現同期罕見的虧損。埃安不斷自降身價,卻仍無法換來市場,B端轉型C端市場遭遇重大挫折,品牌或岌岌可危。
短暫企穩后再度意外轉跌 以價換量未果銷量長期下行
今年5月,埃安銷售新車26777臺,環比下降5.4%,繼4月后第二個月下滑,同比增速由4月的+0.7%驟降至-33.2%,在年初短暫企穩之后再度意外大幅轉跌,前5個月累計銷售12.44萬臺,逆勢下降12.6%。
具體來看,主力車型AION Y和AION S在2024年同期合計貢獻了33847臺的銷售業績,幾乎撐起了埃安銷量的半壁江山,最高峰時期單月合計貢獻近5萬臺。然而,自2023年至今,上述兩款依靠B端市場曾經熱銷的車型銷量持續下滑,月銷量早已降至萬臺以下。
2
更令人擔憂的是,期間的密集降價也沒能給埃安換來市場。
今年3月3日,埃安推出AION Y Plus 310星耀版,該車型作為車系的入門版本,以9.98萬元的售價降低了消費者的入手門檻;3月5日,埃安宣布,AION S MAX星瀚版車型進一步降價2.3萬元;3月7日,廣汽埃安再次宣布對AION V Plus全系車型進行至高2.3萬元的官方降價。
3月降價促銷未達預期后,4月15日,埃安宣布對純電SUV車型AION Y Plus進行降價處理,降價幅度為1萬元;4月17日,埃安再次宣布對AION S MAX全系車型進行降價,降幅同樣為1萬元,調整后的起售價僅為13.9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埃安品牌定價最高的SUV車型AION LX,更是長期處于月銷幾十臺的尷尬境地,AION Y、S、LX等上市多年的老車型已盡顯疲態。
新車上市后銷量均快速萎縮 競品沖擊走量車型遭遇滯銷
不僅曾經熱銷的車型風光不再,近期接連推出的新車,表現也都令人失望。
2024年7月,廣汽埃安“純電霸王龍”第二代AION V正式發布,定位“新硬派智駕 SUV”,指導價12.98萬-18.98萬元。開啟交付3個月后,AION V銷量見頂并大幅回落。
2024年11月,緊湊型純電動汽車AION RT上市,指導價為11.98萬-16.58萬元。交付僅2個月后,AION RT銷量見頂,隨后明顯回落。
今年3月,AION UT正式上市,定位為純電動兩廂小車,售價6.98萬元起,最低售價較1月預售時下調了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AION UT是廣汽埃安戰略轉型的第三款重磅車型,也是“番禺行動”后的首款新車,該車肩負著走量任務,未來還計劃推向歐洲市場,因此受到廣汽集團的高度重視,被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