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主機箱的電源線要順著桌角走!”在湖南衡陽長豐小學的教室里,高年級學生們正在項目工程師的指導下,對再生電腦進行拆箱和組裝。低年級同學趴在窗臺上,鼻尖幾乎要貼到玻璃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教室里擺放整齊的電腦。

與此同時,這樣溫暖的場景也在四川西昌的彝族鄉鎮、貴州六盤水的云上小學同步展開。4月至5月間,北京聯想公益基金會(簡稱“聯想基金會”)攜手上海眾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簡稱“眾谷公益”),跨越山海,在三地四所鄉村學校捐建了4間“聯想再生電腦教室”。從大涼山深處的特殊教育學校到衡岳腳下的中心小學,從暴雨中的搶修現場到海拔2600多米的云上高原,這些承載著愛與希望的再生電腦教室將陪伴孩子們在數字世界遨游,觸摸到外面的精彩天地。

涼山古道:無聲世界的屏幕初亮
在南方絲綢之路“零關古道”旁,四川西昌越西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聯想再生電腦教室”里,項目工作人員正在為學校電腦教室負責老師開展細致入微的培訓,他們悉心講解電腦硬件和配件的故障維護方法以及軟件的安裝卸載流程,手把手指導老師如何在“使用者門戶”平臺上進行上課打卡、提交授課計劃以及故障報修等操作。

隨后,項目工作人員與學校校長、特教老師們圍坐在一起,深入探討特殊教育數字化教學的諸多話題。他們交流了數字化教學在特教學生聲色觸覺等多維度數字感知培養方面的作用,分享了音樂模塊素材包的使用技巧與創意開發,還共同探索了場景任務類游戲在教學中的培養實踐路徑。此外,大家還著重探討了組建異質互助小組,讓不同障礙類型學生攜手完成軟件任務的教育可行性,更好地為學生們提供數字信息教育,讓他們也能在數字時代自信面向未來。
項目工作人員與學校老師攜手接力,共同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堂趣味盎然的電腦課。課堂上,孩子們初次接觸電腦,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他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鼠標,認真聆聽著老師的講解,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他們欣喜不已。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而言,這次初次體驗電腦的經歷,就像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數字世界的奇妙之門,滿是新奇,更承載著非凡的意義。

衡岳山麓:暴雨后的數字綻放
連日暴雨導致原定的電腦教室進水了,湖南衡陽耒陽市長豐小學忙作一團。校長和老師緊急協調教室和布置電源電線,高年級學生自發組成“突擊小隊”搬運桌椅,眾谷公益的工程師抓緊改造新的多功能教室并修復故障網絡。在大家高效配合下,長豐小學的“聯想·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終于搭建成功。

再生電腦里面有豐富的數字教學資源,項目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們體驗數字繪本閱讀,也分享了愛傳遞信息化平臺中搭載的素養教育視頻。其中來自北京中學生錄制的《同眼看天下》科普視頻欄目特別受歡迎,以孩子獨特視角,生動講述全國各地歷史人文、名勝古跡,讓孩子們在云端也能領略祖國大好河山。

在湖南衡陽常寧市三角塘鎮中心學校,曾經空曠的教室如今煥然一新,再生電腦整整齊齊排列,搭建起嶄新的學習平臺。在這里,孩子們接觸到這個能聽懂指令、會“思考”的神奇技術——AI。他們帶著好奇與期待,在對話框中輸入“一只可愛的小蛇,穿著粉粉的衣服,戴著帽子,在雪地里的卡通畫”。不過眨眼功夫,電腦屏幕上便躍出一幅色彩明快的卡通畫:頭戴著絨線帽的小蛇,裹著蓬松的粉色毛線衣,連尾巴都套著毛茸茸的暖手袖,明亮生動的大眼睛甚是可愛。此起彼伏的驚嘆聲、歡笑聲在教室里回蕩,孩子們在AI知識的海洋里不斷解鎖新的驚喜,感受科技帶來的震撼與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