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象開車時導航箭頭直接"貼"在路面上,節氣歌謠從擋風玻璃上飄出來的樣子嗎?上周五在上海車展轉悠的老王算是開了眼。這位開了三十年出租車的老司機攥著保溫杯,在寶馬展臺前足足站了半小時,末了冒出一句:"這車機靈得跟自家媳婦似的!"
這話可不算夸張。寶馬這回帶著三十多款新車和黑科技扎堆亮相,活脫脫把車展變成了科技廟會。最惹眼的要數那個"巨幕影院"般的智能座艙——4K超清畫面亮得晃眼,導航標識直接浮在擋風玻璃上,連老王這樣的老江湖都看得直咂嘴。要我說啊,這哪是開車,分明是坐在移動IMAX廳里指點江山。

您可別以為這些花活兒就是堆屏幕這么簡單。寶馬的設計師們這回算是把咱中國人的小心思摸透了——那個斜著17.5度的中控屏,您猜怎么著?剛好是咱伸手夠手機最舒服的角度!現場試過的姑娘小伙兒都說,這設計比自家男朋友還貼心。要不怎么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呢,這回寶馬倒是把中國消費者的脈把得準準的。
要說最絕的還得數那個"駕控超級大腦"。您知道現在電車加速快得跟竄天猴似的,可寶馬偏不跟人比這個。他們家的工程師蹲在實驗室里搗鼓三年,愣是把轉向、剎車這些機械活兒調教得像蘇州評彈——柔中帶剛,收放自如。開過概念車的老司機都感慨:"以前踩油門像抽鞭子,現在倒像是跟車商量著來。"

寶馬這回算是把"本土化"三個字玩出花來了。您瞅那操作系統里預裝的APP,從高德導航到網易云音樂,連節氣歌謠都做成動態壁紙。要我說啊,這哪是德國車,分明是穿著西裝說相聲的北京爺們兒——骨子里透著親切勁兒。難怪現場有年輕人打趣:"這車機怕不是報過新東方烹飪學校?咋這么懂中國胃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再聰明的車終歸得人來開。寶馬那位德國來的齊老板說得在理:"咱造的不是四個輪子的手機,而是能跟人嘮嗑的鐵哥們兒。"您看那會"讀心術"的智能助理,可不就像副駕駛坐了位老伙計?導航時提醒您抄近道,犯困了給您講段子,連停車場找不著車位都能幫著打電話問保安——您就說這服務周不周到吧!

眼瞅著電動車都奔著自動駕駛去了,寶馬倒好,反其道而行之搞起了"人車合璧"。要我說啊,這路子算是走對了。您想啊,要是哪天車都自己會跑了,咱開車跟坐地鐵有啥區別?寶馬這回算是給行業提了個醒:科技不是要把人供起來當菩薩,而是要讓開車這事兒變得更像喝茶聽戲——講究的是個滋味兒。
從車展出來的時候,老王突然扭頭問我:"你說這車要真上市了,咱這些老司機是不是得下崗?"我瞅著他保溫杯里冒的熱氣兒,樂了:"您就放一百個心吧!再聰明的車也得管人叫師傅,您沒見展臺上寫著么——'中國速度'可不是單指跑得快,更是要跟咱老百姓想到一塊兒去。"這話說得老王直點頭,擰開杯蓋滋溜喝了口茶,哼著小曲兒往地鐵站晃悠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