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這幾年的合資車企,會因為自己小看起步階段的中國新能源車企而后悔;但合資車企的“重新起步”,也不應該小視。

上海車展前夕,“致敬生活——2025別克品牌日”正式舉行,這是一場不尋常的發布會,因為它代表著主流合資車企在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方向。
01、如何具備“體系競爭力”?
在新能源時代,傳統合資車企為什么跟不上節奏了?
原因眾多,但最核心的原因是核心技術的缺失。與動輒拿出一整套核心架構的國產新能源車企相比,合資車企時不時拿出的小突破像是散兵游勇。
很明顯,它們需要的是“體系”能力,而不是單點突破。
汽車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行業,一個造車平臺的投資額動輒在百億以上,大型合資車企一般都有多個平臺。
以別克汽車為例,它就先后打造有誕生了君威、君越的通用E2XX平臺、誕生了別克昂科旗的通用C1XX平臺、誕生了別克Electra E5、E4的奧特能純電平臺。

2024年8月,盧曉接任上汽通用總經理后很快發現,這些平臺在技術和性能上不乏亮點,但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導致投入產出比相當低,規模也始終上不去。
2024年,別克新能源累計銷量僅為8.8萬輛。
與此同時,盧曉還發現,這么多的平臺,給別克帶來了決策機制偏長的問題。
國產新能源車企幾乎半年就想推一次新車,這個節奏,當時的別克是跟不上的。
這種狀況,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時候。

這次品牌之夜上,別克正式發布逍遙超級融合架構,這是合資品牌推出的首個立足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整車架構。
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它是由別克中國本土團隊開發。
這樣的架構整合了別克在動力域、智駕域、智艙域、底盤域等方面的核心技術成果,目的是讓別克新能源的各個板塊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