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從軟件算法的爭奪,走向了平臺化、架構化的深水區。
無論是頭部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幾乎都在圍繞三電系統、電氣架構、算力平臺、人機交互等領域展開新一輪技術比拼。
從極氪的SEA,蔚來的NT3.0,到奧迪的PPE和大眾提出的SSP,各家車企都在嘗試以更強泛化能力的架構體系,支撐接下來5-10年的產品戰略。
在這種背景下,梅賽德斯-奔馳(下稱奔馳)選擇以兩款風格鮮明、定位差異化的車型——全新CLA與VISION V,作為展示核心技術的起點。
一方面,CLA量產在即,承擔了新一代緊湊型豪華電動車的走量任務;另一方面,VISION V則以MPV概念車形式,釋放出奔馳對家庭、城市、空間等出行場景的全新思考。
雖然兩車定位完全不同,但共同點在于它們均是奔馳首款搭載新平臺、新架構的車型。可以看出,這兩款車型的發布,更多是奔馳對自身電動化的階段性成果驗收。
而這些僅僅是開始,奔馳的技術儲備、戰略布局遠遠不止于此。當國內還在聚焦L2級輔助駕駛功能時,配備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奔馳S級轎車、純電EQS3已經在德國、美國等地上市交付。
上海車展上,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感慨:“百年造車沒有捷徑,走好選擇的路,哪怕不是好走的路。
所謂“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奔馳作為百年豪華車企深諳此理。它不試圖以單一技術贏得市場,而是構建一種能力體系,讓自己始終有能力適配未知的競爭格局。

圖片來源:奔馳官方
全新CLA:奔馳開啟智能化新篇章
將于年內量產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是基于MMA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這是奔馳自2023年開始便開始預熱的平臺,其配備的800伏電氣架構,支持最高320千瓦的直流快充,僅需充電10分鐘,便可為車輛增加370公里的續航(CLTC工況)。
盡管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大巨頭搶盡了快充、超充的風頭,但其實奔馳的電池也堪稱驚喜。
CLA的電池采用了85千瓦時電池,相比傳統石墨負極的電池,負極由石墨和氧化硅混合而成,其能量密度提升了20%。
通過這種新型電池的應用,CLA獲得了續航和能耗均實現突破,CLTC工況續航高達866公里,綜合能耗低至10.9千瓦時/百公里。
能耗一直是新能源汽車最為看重的問題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奔馳專門設計出電動兩擋變速箱,這也是全球首款專為降低能耗而設計的變速箱。
降低能耗的秘訣在于動力通過犬牙式離合器(1擋)或多片式離合器(2擋)傳遞至車輪時,系統可以根據當前車輛電池電量、駕駛表現等參數實時調整換擋點,這樣可以讓電機在90%以上的工況下都運轉在最高效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