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影像能力已成為衡量旗艦產品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即使是性價比手機產品,也在沖擊影像。
而在行業普遍追求高像素、大底傳感器的浪潮中,紅米K90系列以“精準刀法”突圍——全系標配50MP主攝,Pro版更以“超大底主攝+潛望長焦”的組合,在中端市場掀起一場影像革命。
這一策略不僅補足了前代產品長焦端的短板,更通過差異化配置重新定義性價比邊界,加上作為紅米沖擊5000元檔位的關鍵武器。
可以說K90系列的期待值真的提升了許多,因此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看看新機到底有多少的賣點吧。
據悉,紅米K90系列首次實現全系主攝標配5000萬像素,但標準版與Pro版的傳感器規格差異顯著。
其中標準版大概率會延續Pro版本的傳感器,而Pro版則是采用更大底鏡頭規格,但應該達不到一英寸。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紅米刻意避開了“兩億像素”的軍備競賽,選擇通過提升單像素質量優化用戶體驗。
這一決策背后是精準的用戶洞察:中端用戶更關注日常拍攝的成片率與畫質穩定性,而非極限解析力。
同時作為系列最大亮點,K90 Pro首次引入50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支持5倍光學變焦與OIS+EIS雙防抖系統。
其創新之處在于將傳統旗艦專屬的潛望結構下放至中端市場,同時加入三大突破性設計:雙棱鏡光路折疊、傳感器位移防抖、長焦微距二合一等。
這套組合拳徹底改變了中端機的影像生態,再加上依托小米影像大腦3.0,影像算法方面的表現也是非常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稱新機會突破5000元大關,或許影像方面就是其主要的底氣來源了。
而除了影像方面,紅米K90系列的核心規格方面也會非常激進,比如標準版2499元起,主打大底主攝與8000mAh續航。
Pro版有望3999元起,以潛望長焦+無線充電+IP68防水沖擊高端市場,可以說這一布局直擊友商軟肋。
況且細節參數也很清晰,比如正面采用華星光電C9基材2K直屏,分辨率3120×1440,支持120Hz自適應刷新率(1-120Hz動態調節)與高頻PWM調光。
不出意外,全系通過萊茵TÜV無頻閃認證,且超聲波指紋解鎖特性也不會缺席,以此來保障用戶的基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