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之下,中小學校長該如何與時俱進提升能力素養、拓展AI視野?4月23日,以“拓展AI戰略視野,驅動教育智能變革”為主題的2025年浦東新區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校長論壇暨中小學校校(園)長、書記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專題培訓在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國家政策的全面推進,浦東新區積極響應號召,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小學校長作為學校發展的決策者與引領者,其人工智能視野與能力直接關系到技術在學校落地的深度與廣度。此次論壇通過高端對話與智慧碰撞,為校長們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拓展AI 戰略視野,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路徑與策略。
據浦東新區教育工作黨委副書記、教育局副局長毛力熊介紹,浦東新區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一直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徑。2024年啟動“數智教師”聯培計劃,通過AI特色課程學習、AI智能工具應用實踐等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在剛剛結束的浦東新區教育大會上,“浦東新區人工智能教育發展中心”揭牌,助力未來誕生更多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圈”。
上海交大電院清源研究院副教授劉鵬飛、華東師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愛民、上海交大工研院執行院長王佳梁分別作了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的思考》《大模型與教育創新實踐》《如何培養AI時代的創新人才》主題報告。三位專家圍繞AI技術展開了深入剖析,詳細解讀其技術原理,重點探討了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通過具體案例分享,生動展示了大模型技術如何為教育創新注入新動能,并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培育兼具創新精神與AI素養的未來人才。
兩場圓桌論壇中,14位特邀嘉賓分別圍繞“從管理到智理:人工智能在學校治理與人才培養中的實踐突破”和“從輔助到融合:人工智能在賦能高效課堂中的實踐創新”兩個主題,展開深入且熱烈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剖析了當前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就如何構建更加科學、高效、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融合應用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