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X3:2021款28iM運動(目前4.5萬公里)
特斯拉Model Y:2022款改款后輪驅動(目前3.5萬公里)
真實車主分享兩車體驗,在這里沒有充值,沒有鍵盤,只有實實在在的用車體驗。
動態駕乘感受:誰才是中型SUV中的操控王
談到操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寶馬,寶馬在燃油車的操控地位根深蒂固,實際表現也確實在同級別中YYDS。很長時間沒有開油車了,市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開電車,每次換回這臺油車不禁感慨:真好開,真舒服。
什么叫好開呢,個人認為就是:動力隨叫隨到,轉向靈敏沒有虛位,指哪打哪。
所謂的人車合一不就是這個感覺嗎,自己想車應該往哪走,車就往哪走,有人說這不廢話么,哪個車不都是這樣么,還真不一樣,有的車就會出現跟期望不一樣的情況,比如踩油車干吼就是不走或者一腳油門下去沒反應,1~2秒車又突然往前竄,轉彎幅度與預期不一樣,打一點不夠,多打點又過了,并線不干脆,開船感等等,總之,預期與自己期望不符,沒有那么應手,開著不踏實。

依舊帥氣
先說說寶馬X3,在這2點上,這臺車完全做到了,B48+ZF8AT黃金組合。說實在的,在沒開電車之前還沒什么感覺,但是在每次從電車馬上切換到這臺油車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套組合的厲害,具體點就是油門比電車輕(僅針對model Y,其他的電車沒有長時間長,不作評論),低速起步加速階段,扭矩來得很快,提速很快也很線性(當然如果地板油另說),每次出門的這個時候對比的話有種比電車更好開的感覺,低速跟車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感覺,開起來很輕松,拿一個油車在這方面跟電車比的話應該是對油車最好的評價了。轉向這塊兒也一直都是寶馬的強項,哪怕在低速的時候動一點方向盤,車身也會跟著擺起來,有點像搖搖車的感覺(不是晃,感興趣的下期可以拍個視頻看看就知道了)。

久陽下的大耗子
這樣說,并不是說model Y不好開,反過來這臺Y反而比x3更好開,提速方面由于是電車,先天優勢,瞬間爆發最大扭矩,比x3提速更有信心,游刃有余,轉向這塊兒大家熟知的,特斯拉轉向只有1圈,在轉向這塊兒比寶馬更激進,在低速的時候,哪怕打一點點方向,車身也會跟隨著左右擺動,沒有一點虛位,說它跟卡丁車一樣一點不為過。 這里吐槽一下特斯拉的這個轉向,由于打滿只有一圈,在轉彎時半徑要大一些,尤其調頭的時候就有些不方便了,路窄的得來回揉幾回。
在彎道或轉彎的時候,由于model y重心低,底盤低,在過彎的時候側傾比x3要好很多,我自己的感覺model Y這底盤高度都不能叫SUV了,跟轎車基本差不多了,一個轎車一個SUV,這樣對比的話,轎車肯定比SUV要好,麋鹿測試成績也擺在那,model y的成績都超過80km/h,從這方面來講model Y是要勝過x3的。當然寶馬x3前后50:50的配重比,加上底盤的調教,在同級別里成績也算Top的。
什么叫舒服呢,還是個人觀點:底盤整+穩,隔音好,噪音小,小顛簸感覺不到,大顛簸不拋跳。
操控和舒適,對于車輛來說,兩者本身就是矛盾的,操控好就不可能舒適,反過來太舒適的操控也不會特別好。寶馬X3和model Y這兩車都是偏運動的家用車,在底盤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特斯拉為了極致操控底盤整體調教較硬,底盤很整也很穩,跑高速貼地飛行的感覺,有點像F那代的寶馬,換來的就是在過一些小顛簸路段時給人的感覺很顛,很硬,哪怕坐椅比這款x3軟很多,坐著也很不舒服,這款是2023的(2022改款),懸掛這塊兒比2022款之前的調軟過,但依舊還是偏硬,對于大的顛簸model Y做得還不錯,沒有多余的彈跳,能很快穩住車身。

經典內飾,雞腿檔把
這代G系寶馬都向舒適做了一部分妥協,好在這代x3寶馬操控的基因還在,在舒適和操控中取到了一定的平衡。雖然整體還是偏運動的,但舒適性相比model y要好很多,在過一些小顛簸時有過濾但是也能感覺到,但是又沒有像model Y那樣明顯,小的彈跳也很穩,在過一些不平整的路面有種很Q彈的感覺,有時候甚至很享受這種漂浮感。其實在剛開始開這個車的時候感覺還是有些顛的,直到開了model Y 才發現原來還有更顛的,所以每次在換回x3的時候感覺真的好舒服,可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結論:底盤整體調教方面,個人感覺這代x3是要好于這代model Y的(懸掛用料方面Y是要優于X3的),畢竟百年大廠的調教還是在線的,也可能只是Y更偏向極致的操控了。
錢包殺手or省錢神器?
- Model Y:家充谷電0.43元/度,目前開了3.5w公里(大部分市區開),平均電耗126wh/km,1公里不到一毛錢。保養換了一次空調濾芯,兩次輪胎換位,不到2k塊錢,一年電費不到2千塊錢,電車是真省錢,尤其是市內跑+家充,簡直跟不要錢似的。
- 寶馬X3:目前4.5萬公里,油耗8.5L/百公里左右(高速偏多),年均油費約1.2萬(按2萬公里計算),保養成本更高,單次2k~5k不等(B48后期的保養成本可能更高)。
結論:無論是從購車成本,還是日常使用成本來看,這2車相差還是非常大的,電車省心省錢。
真實痛點:買前必看!
? Model Y:
- 懸掛硬,過減速帶顛到懷疑人生,座椅偏短,長途乘坐舒適感較差
- 充電相比目前市面上的電車速度較慢,具體充電速度請看之前高速實測
- 內飾簡潔(也可以是優點),塑料感比較強,相比而言x3真皮包裹要好很多。
- 底盤很低,對于電車而言,在過一些坑洼地面時需要小心謹慎,哪怕這是一輛SUV。
- 異響較多,自己遇到的右前后門,后背箱都有,經服務中臺處理好了。(現在中控臺又有異響)
? X3:
- 車機系統智能化功能雞肋,L2輔助駕駛需選裝
- 后排在同級別較小,后排中間凸起很高,基本上只有坐2人
- 前排中央扶手很低,座椅稍調高點右手胳膊就沒法搭在上面,很不舒適
- 低速(車速降到25km/h左右) 有很強的拖拽感,1w公里有些許改善,但依然存在,需要適應
終極選購
選Model Y的理由
- 科技配置碾壓:AP自動輔助駕駛+OTA升級潛力;
- 使用成本真香:免購置稅+超低電費+免保;
- 空間更靈活:后排純平地板+前備廂+后背箱下沉空間。
- 大部分市內使用,追求極致的操控。
選寶馬x3的理由
- 經常跑長途,加油便利,加油5分鐘,詩和遠方說走就走。
- 豪華細節控:真皮縫線+實體按鍵更順手;
- 追求操控,又想有一定的舒適感,家用
新款X3目前已經上市,下次保養的時候去感受下,感興趣的可以加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