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多運動能睡得更香?”——這一說法被不少健身博主奉為真理,但真相可能讓你大跌眼鏡!最新研究揭露:運動助眠的關鍵并非時間,而是類型和強度,選錯方式反而讓你睜眼到天明!
爭議焦點:睡前運動到底能不能延長睡眠?
新西蘭奧塔戈大學研究發現,晚間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深蹲、拉伸)**的參與者,睡眠時長平均增加27分鐘,迷走神經主導的放松狀態可能促進深度睡眠。但醫生團隊緊急提醒:**高強度運動(如跑步、舉鐵)**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飆升,反而干擾入睡。
三類人睡前運動風險最高!
- “百靈鳥”型人群:習慣早睡早起,晚間運動易打亂生物鐘,甚至引發失眠。
- 高血壓患者:雖然晚間適度運動可輔助降壓,但劇烈運動可能誘發夜間血壓波動。
- 神經敏感者:高強度運動后易持續興奮,需2小時以上緩沖才能平靜。
科學助眠運動清單?
醫生推薦睡前2小時選擇以下活動:
- 瑜伽/太極:低強度拉伸配合呼吸,降低皮質醇水平。
- 快走/騎行:中等強度有氧促進血液循環,但需控制心率在最大值的60%以下。
- 冥想拉伸:10分鐘靜態動作放松肌肉,避免神經亢奮。
致命誤區:空腹晨練減肥更有效?
英國研究顯示,早晨空腹運動雖加速燃脂,但可能引發低血糖“撞墻反應”,導致頭暈乏力。力量訓練者更需注意:早餐后或傍晚能量充足時鍛煉,增肌效果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