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星途星紀元ET正式上市。
18.98萬元起的中大型SUV,增程、純電雙動力,以及它從續航、安全、舒適、駕控和智能“五管齊下”的特點,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自4月15日開啟預售,截至5月9日18點,星紀元ET大定訂單為18397輛。

圖/星紀元ET
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很顯然,它是用來兌現“理工男”、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尹同躍去年吹過的牛。“油強電弱”一直是成立了27年的奇瑞汽車的心病,尹同躍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奇瑞早在1999年就開始進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而比亞迪2003年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公司,才開始進軍汽車市場,新能源轉型更是在幾年后。
如今,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超過50%的背景下,奇瑞最新的數字為11%。除了比亞迪,奇瑞也落后于吉利、長城和長安等主流國產品牌。
奇瑞的新能源“基本盤”,QQ冰淇淋和小螞蟻似乎疲態盡顯,不復往昔在A00級市場的統治力,星途星紀元ES每月數百輛的成績也低于預期。
如何做到“后來者居上,進入新能源汽車排行榜的頭部位置”,星紀元ET被委以重任。
1.星紀元ET,受眾最廣的車型?
本次的發布會上,星紀元ET共推出了8個版型,其中增程式3個,為18.98萬元的Plus、20.58萬元的Pro和22.58萬元的Pro+。純電有22.98萬元的Pro、23.98萬元的Pro四驅、24.98萬元的Pro城市智駕、27.98萬元的Max和31.98萬元的Ultra。
相比較預售價的19.9萬元起,星紀元ET的入門價下探了近乎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迎合市場,奇瑞首次推出了增程、純電雙動力車型,搶占新能源市場之心,路人皆知。
奇瑞為此自研了“黃金增程”動力系統,增程器為1.5T四缸發動機,發動機功率115千瓦,熱效率超過44%,一升油可以發3.6度電,綜合續航超1500km。
為了說明“奇瑞出品皆為精品”,星紀元ET舉行了行業首次的增程車型極限續航挑戰。滿電滿油后,將補能口全部打上封條,從安徽蕪湖出發,一路向南經由廣東湛江最終抵達廣州,全程超40小時不間斷直播,一鏡到底,最終行駛里程定格在2141.4km。
這樣的續航能力,已經足夠從北京到廣州了。
多位業內人士也向新能源前瞻表示,奇瑞比較擅長“反向虛標”,顯然這樣的硬核實力可以為用戶帶來“里程0焦慮”用車體驗。
而在純電車型上,星紀元ET搭載了寧德時代的神行超充電池,最長續航里程為760km。依托全域800V平臺,在25℃常溫條件下,星紀元ET可以實現充電10分鐘行駛400公里。即使在零下20℃極寒環境下,SOC 20%-80%也僅需24分鐘,有效緩解北方用戶的電車補能難題。

圖/星紀元ET冰封挑戰
來源/星紀元ET官方微信公眾號 新能源前瞻截圖
一直以來,“電動汽車不過山海關”就在業界流行。星紀元ET作為全球首搭神行超充電池的車型,顯然要向“寒冷地區”要銷量,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電動汽車的便捷。
當然,作為我國品牌乘用車連續21年出口第一的車企,奇瑞自然也會將星紀元ET帶到海外,換取更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經濟效益。據尹同躍透露,和國內一樣配置的星紀元ET在中東地區的售價將為100萬元。
2.愛它,就讓它吃盡苦頭
但能否達到預期銷量,與產品的競爭力密切相關。
作為奇瑞在新能源賽道的親兒子,星紀元ET被家長“狼性”教育,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打造它的金剛不壞之身,成為多邊形戰士。
5月6日,星紀元ET就被“無情”地從31.9米的高空“自由落體”,車輛保持豎直碰撞且處于上電狀態,車頭與地面4厘米厚鋼板100%重疊正碰,瞬時碰撞速度高達90km/h,碰撞能量超過行業標準3.24倍。

圖/星紀元ET31.9米墜落挑戰
來源/星紀元ET官方平臺 新能源前瞻截圖
試驗結果顯示,車輛乘員艙結構無明顯變形,車門均能打開、氣囊正常彈出,電池未漏液、無冒煙、不起火。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孟憲明表示,“本次星紀元ET挑戰試驗,碰撞速度相較現行規程較高,挑戰過程對車輛安全品質要求嚴苛,碰撞結果符合本次試驗考核要求,試驗圓滿成功。”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副院長徐有忠對媒體表示,“真金不怕火煉”,星紀元ET的安全,是體系實力的體現,能夠經受極限工況下的多重安全考驗。
除了高空挑戰,星紀元ET還遭受過冰與火的考驗。
在零下三十度的牙克石,表顯標準工況續航里程689 km的星紀元ET在單人駕駛、開著23℃ 空調的情況下,一直跑到電量用完,最終跑了435.9 km的成績,續航達成率為63.3%。
也許還覺得強度不夠,在同樣的環境下,奇瑞給星紀元ET車身表面全部噴上了水,冰封了24個小時后,又將星紀元ET置于了暖庫解凍。

圖/星紀元ET冰封挑戰2
來源/星紀元ET官方微信公眾號 新能源前瞻截圖
星紀元ET還是抗住了冷熱交替的“折磨”,最終既沒有發生座艙進水,也沒有出現任何零部件失靈的問題,車輛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當然,奇瑞還在星紀元ET的智能座椅、云臺智能底盤和智能駕駛輔助方面投入人力財力。
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大卓智能CEO谷俊麗博士就表示,奇瑞年度研發費用投入超過200億、匯聚全球自動駕駛人才的千人研發團隊、建設行業伙伴生態平臺,奇瑞智駕將為用戶帶來全面升級的智駕體驗。
3.奇瑞向新能源頭部沖刺
客觀地說,星紀元ET是奇瑞沖擊新能源市場的最有力武器,所以也被花了更多的心思。
就拿電池來說,奇瑞沒有玩“盲盒”策略,全系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增程式為32度電的小電池,純電為77度和100度的神行超充電池。新能源前瞻接觸的消費者就對奇瑞的做法表示認同。

圖/寧德時代電池模型
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另外,在營銷上,一向以“理工男”身份示人的尹同躍決定不再低調,為奇瑞新能源搖旗吶喊,說狠話、做直播,以期將市場流量導向奇瑞這邊。去年就表示“不再客氣”,這次的發布會上,尹同躍重申“不再客氣”,且要兌現去年吹過的牛。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4月的一次直播中,尹同躍似乎有了后悔的意思,認為說大話不符合他過去的人設。但轉眼他又“變本加厲”,表示年中要回到新能源前三,年底要成為行業第二,“要看到王傳福的背影”。
這其實也好理解。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進入真正的淘汰賽,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產品力再強也還需要會營銷。另一方面,星紀元ET的實力得到了尹同躍的認可,也相信它能給奇瑞的市場表現帶來變化。
據悉,歐洲某豪華品牌即將用星途星紀元E0X平臺打造高端車型。也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表示,此次奇瑞合作的對象大概率是Stellantis集團,瑪莎拉蒂和阿爾法·羅密歐則是奇瑞目前在談的合作對象。
可以肯定的是,依托奇瑞在汽車領域27年的積累,星紀元ET一定會成為國內外關注的一款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