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與坦克沖擊進硬派越野車市場之后,合資品牌似乎正面臨著一波又一波的沖擊,但福特累嘛與全新普拉多車型的推出,也看到了一些沖擊的趨勢。

越野性能維度,烈馬與新普拉多都采用了硬派越野車“硬通貨”般的非承載大梁式車身架構,不約而同的前雙叉臂后整體橋懸掛布局,也足夠體現這款車強調越野通過,但也沒有完全放棄舒適的產品定義。

這樣的機械布局其實就足夠聰明,畢竟誰都知道,前后整體橋懸掛是越野天菜,但這樣的機械架構,還真談不上什么日常舒適度了,日常道路上整個車開著會很僵,甚至說一定程度上丟失了作為一臺正常代步工具的可能性,只能作為一臺專職越野機器去使用。

越野架構上,福特烈馬的硬件配置是全地形輪胎(35英寸外徑)、前/后差速鎖(電控機械)、氮氣減振器、智能防傾桿(可主動斷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兩個原件就是氮氣減振器、智能防傾桿。其中氮氣減震器的優點是,它可以像傳統空氣懸掛一樣對于壓縮、回彈阻尼實時控制,保證車型動態的安穩,不至產生越野車型最可怕的那種,路面上一個相對激烈的俯仰、下陷導致方向盤“搶舵”從而導致車輛失控甚至太過具備的方向盤不可控回轉,打傷駕駛者手指的危險。

同時,基于氮氣的惰性特質,相比傳統空氣懸掛,氮氣懸掛也不會產生懸掛溫度升高,導致懸掛效能衰減甚至懸掛硬件的損壞。

普拉多車型的懸掛配置相對簡單,主銷配置未曾配備有KDSS防傾桿這樣的硬貨,但相比福特烈馬多出來的點是,配備了一臺功率40kW前置單電機(不可充電),這臺電機上身的意義在于,在越野過程中增加了一個雖是可激活,可調用的助力,畢竟電機出力過程中的簡單直爽、直接拉滿真就是內燃機車無法比擬的那種。

而在剛性越野條件上,福特烈馬明顯更大的接近角與離去角,是能夠創造出更好的先天性越野條件的。動力分配維度,普拉多車型搭載一套以托森機械限滑中央差速器作為基礎的全時四驅系統,具備托森架構響應快,傳動損耗少的特性,但低配車型不會配備差速鎖,在極限脫困狀態下有所失分。

福特烈馬采用的則是博格華納提供的EMOD智能四驅系統,整體動力分配調整速率,相比普拉多上機械式托森架構還有優勢,并且智能四驅系統可兩驅、可四驅的技術特性,相比起時時刻刻都是四驅的普拉多,日常鋪裝道路駕駛的燃油經濟性,也還是有優勢的那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