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日產汽車正式對外發布“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這一日產汽車下一個四年全新戰略規劃,從命名方式也能看出核心所在:至2026財年末(日產汽車財年為上年4月至下年4月,即自然年2027年3月底),日產汽車計劃銷量提升100萬輛、累計推出30款新車型(包括16款電驅化車型)、實現60%的內燃機乘用車車型換代,以及實現純電動車型成本降低30%和提升利潤率至6%以上。

歸納總結,可以理解為日產汽車計劃在下一個四年當中,實現降本增銷。“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實際也是承接2020財年至2023財年的“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的一項全新戰略,但最終目標,依然指向“Nissan Ambition 2030(日產2030愿景)”。但從命名方式不難看出,“電”在新的四年計劃中,被提煉為重中之重。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在宣布此項計劃時,介紹說:“‘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描繪了日產汽車邁向未來的新藍圖,體現了我們持續進步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該計劃將賦能我們在提升企業價值和競爭力方面走得更遠、更快。面對激烈的市場變化,日產汽車正以‘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為指導采取果斷的行動,確保公司的可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

就在本月內,很多網絡消息稱,包括歐美和日本等國在內的汽車企業,都在紛紛放棄“電驅”計劃,轉回到內燃機技術,但實際上這種理解非常片面。從“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也不難看出,“電驅”始終是未來的技術方向。
“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之中,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三年陸續推出的30款新車型,這其中包括16款電驅化車型和14款燃油車型。從計劃中不難看出,至少在三至五年之內,汽車市場仍是以“電”+“油”,再配點“氫”(當然氫能源技術中也有一支指向電驅)并存的狀態發展。不僅日產汽車,其他的國際汽車品牌也都采用類似的模式進行推進。

到2026財年,日產汽車計劃將全球電驅化車型占比提升至40%,至2030財年提升至60%。在新車和銷量規劃中,日產汽車也是按照不同的地區市場進行了細化: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計劃推出7款全新車型,北美市場2026財年銷量相較2023財年增加33萬輛。針對美國市場,未來三年中,日產汽車將會更新78%的乘用車產品陣容,并推出搭載e-POWER和插電式混動技術的車型,此外投入2億美元用于整合美國市場消費者體驗。
而在中國,計劃在2026財年實現73%的日產品牌產品陣容換新,并推出8款新能源(NEV)車型,其中4款為日產品牌車型,在2026財年實現年銷量增長20萬輛,達成100萬輛銷量目標。
此外,2025年,日產汽車將開始從中國實現整車出口,第一階段目標銷量為10萬輛。同時還會與本地合作伙伴協作持續優化產能。

在日本市場,日產汽車將會推出5款全新車型,實現80%的乘用車產品換新,同時乘用車電驅化車型占比達到70%,銷量則增加9萬輛,至2026財年實現目標銷量60萬輛。
此外,包括非洲、中東、印度、歐洲和大洋洲等地區市場,日產汽車計劃銷量增加30萬輛,其中歐洲市場推出6款全新車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占比達到40%;中東市場推出5款全新SUV車型;印度市場推出3款全新車型,同時會作為出口樞紐,實現出口10萬輛目標;大洋洲市場計劃推出1款1噸級皮卡和1款C級跨界純電動車型;非洲市場計劃推出2款全新SUV車型,同時拓展A級燃油車型。

“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的另一大核心關注點,在于“降本”的兩條路線:其一是采用“家族化”開發模式,以降低后續車型的開發成本——后續車型開發成本可降低50%,內外飾部件變化可減少70%,開發周期可縮短四個月,采用模塊化制造同時縮短生產線,單車生產時間將減少20%。
另一方式是通過技術路線:其一是智能化技術,其二是新能源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