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雞娃存在,沒有培訓班打造的注水成績,高一并不會出現成績的大面積重新洗牌,更不會出現大量的學霸秒變學渣的現象,中考的高分與高中的學習能力,應該有很強的契合性。
但一些孩子的過度培訓,使得成績顯著失真,而代價就是自主思維能力的受限,進入高一比拼真實實力,再也無法掩蓋。
初中補習造就的成績虛高,在于相比別人更長的學習時間,相比別人記憶更多的做題套路,以及對于成績影響較小的理科思維。
這源于初中階段學習強度有限,假期時間長,知識點內容不多,可變化的空間不大,能夠采用記憶式方式學習理科,理科難度集中于數學,而數學難度又集中于二次函數和幾何。
但這種缺乏思維能力的成績領銜,并不能延續到高中階段,高一入學即分化,就在于造就初中偽學霸的三大因素不復存在。高中學習強度大,普遍投入度高,很難再通過學習強度勤能補拙,高中知識點變化成倍增加,記憶題型的方式不再適用,以及高中理科思維對于成績影響大幅度提升。
因此高一本質上比拼的,只是初中學生的真實實力,高一成績掉隊或者黑馬的本質,都是初中真實實力的反應。
真正的高中進階能力,要在選科后才真正開始,尤其高二以后,各選科都提升難度,物理從力學到電學,化學從無機到有機,生物進入遺傳學,地理從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難度都有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