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說出-“MG7 2025款一定是最能代表燃油車的智能標桿”這句話時。我感受到的是傳統車企對于自身技術積淀的底氣。還有那么多用戶在選擇燃油車,為什么不給他們一個更與時俱進更智能的選擇?哪怕這可能是一條“孤勇者”之路。但只要用心做,那就不叫小眾,而是極致。
11月26日,上汽名爵MG7 2025款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即日起至12月31日,限時一口價11.29萬元-16.29萬元。新款著重對智能駕駛與智能車機系統進行升級,并優化了配置結構、降低2.0T車型門檻。
——簡稱:把市場喜聞樂見的電車元素為油車賦能,然后更便宜!
馬自達阿特茲,別克君威,現代索納塔……“B級燃油運動轎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不算小眾的細分市場,各大車企卯足了勁在這里秀肌肉。但在新能源大潮的沖刷下,上面提到的名字大多迎來共同的結局——涼了。
“孤勇者”本身也是一件有門檻的事。”名爵從進入國內開始,就在運動這條路上“一條路走到黑”。2015年還是國內SUV紅利期的時候,名爵直接整了款2.0T百公里7.9秒的運動型SUV MG GS(名爵銳騰);2023年大家爭論插混/增程/純電孰優孰劣的時候,名爵帶來了“帕拉梅爵”-MG7,大尾翼,有聲浪,2.0T+9AT……不錯,許你月銷量兩千!不能再多了!
“難而正確的事”是理想型,現實是太多事又難還不一定正確。單看市場結果,MG7一年多的表現很難說“正確”,但是它突破的就在于“難”----261匹馬力2.0T+9AT,零百6.5秒,12.99萬起就能獲得。先不說這么多年有多少轎跑能達到這個動力的,更關鍵的是,有這個動力的也不可能是這個價格。當產品價格大眾后,那這款產品還算小眾嗎?
單純盯著能源結構和定位價格去評價MG7,在觀點上就成了“小眾”會忽略掉重要部分。評價MG7就是如此,
事實上,MG7一直都是這個級別產品中最重視智能化的一款車。剛問世的2023年,MG7就已經是當時首個20萬內唯一搭載NGP高階駕駛輔助系統的燃油車,并成為全球首款“北斗三代”定位系統量產車型,實現全國高速路網全覆蓋。
MG7 2025款的智駕和智艙系統又進行了全方位升級。新系統的NGP智駕優化了車道選擇與變道算法,新增P2P記憶泊車功能,涵蓋路線記憶與自主泊車。路線記憶借助高精定位,能學習100條固定車位泊車路線;至于自主泊車功能,用戶可通過在車機大屏或手機APP上簡單操作,車輛能依據記憶路線,在地面及地下等多種場景中自動完成泊車動作。
這個時候用“比肩電車的智能化”我覺得對MG7有點不公平。別的不提,至少在“記憶泊車”這事上,大把新能源車還玩不明白。
“過去大家都認為轎跑是偏科的小眾車,但今天MG7證明了,轎跑也可以成為全能的大眾車、主流車!”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的一番話就代表了2025款MG7的重頭戲:智能化。而且MG7老用戶的OTA升級也將于27日同步開啟推送,老用戶也可享受到與MG7 2025款相同水準的智能車機與智駕功能。講真,OTA升級做不到“新老一視同仁”的新能源車也一抓大把。
比亞迪提出了“電比油低”,名爵要坐實“油電同智”。而且不把智能化作為選裝的添頭,MG7標配智駕。2024年的新車,智能化就是一種基本要求。
“小眾產品+大眾價格+進階智能”這就是2025款MG7的總結,現在還不好說這些詞組合在一起能為其市場表現帶來怎樣的改變。但能確定的是:名爵對于轎跑的態度是正確的。做好這件事很難,但名爵用對了方法。
15年來,從三代MG6到MG5,再到MG7,可以說中國轎跑幾乎所有的第一,都是名爵在創造;15年來,從設計到性能,從智能到全能,中國轎跑的里程碑時刻名爵都在。當“運動轎跑遇上油電同智”,這算不算一種新的“新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