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花溪村洋姜,這是我們這兒地道的土特產……”近日,彭州市通濟鎮“海窩子古鎮大管家”抖音直播間內,當地村干部“變身”帶貨主播,向網友們介紹當地的特色農產品。2小時的直播共售出305單農產品。截至目前,通濟鎮村干部已直播帶貨3場,銷售800余單,銷售金額達2.8萬元。
互聯網時代,每個普通人都能拿起手機,成為鏡頭中的主角。近年來,越來越多農村人、新農人在鄉間田野、農家院落中,用短視頻記錄他們鄉土的煙火氣,展示家鄉的綠水青山。今年,通濟鎮圍繞“數商興農”賦能鄉村振興大做“文章”。8月,網絡人才孵化基地應運而生,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培養電商人才,讓農村電商成為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
通濟鎮第一個“吃螃蟹”的帶貨主播是扎根君山村的“胖娃老四”——一個擁有數百萬關注者的美食博主。2022年8月,“胖娃老四”開始涉足帶貨領域,第一單產品是缽缽雞調料,單次視頻帶貨共銷售2.8萬單,成交77.5萬元。當年11月又開始直播帶貨,第一單成交了66.5萬元。“胖娃老四”的成功激勵身邊的商家。自“胖娃老四”開始,兩年的時間,200余個市場主體,500余名群眾先后試水農村電商,帶動民宿、餐飲、研學等產業蓬勃發展。
今年,通濟鎮網絡人才孵化基地成立后,由從業多年、富有經驗的李靜誼牽頭運營,致力于通過自媒體、直播帶貨,以“流量+”努力把“小產品”做成大產業。經過數月的人才培育,通濟農村電商邁入了建圈強鏈的“2.0版”。越來越多的村干部也可以出鏡,依托當地公共賬號“海窩子古鎮大管家”向“家人們”推介本村農特產品。
眼下,隨著當地農產品相繼成熟,直播鏡頭走進了田間地頭,黃村壩的姬菇、花溪村的洋姜、陽平社區的虎兒瓜,相繼登上了直播間。各村產品密集“觸電”,這在當地還是頭一回,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近日,直播間“甚至”還開到了通濟鎮結對幫扶的黑水縣木蘇鎮,在海拔2300米的高山蘋果園,幫助老鄉們賣蘋果。截至11月26日,這一波直播累計播放量已到50萬。
通濟鎮大力推動“數商興農”,拓展鄉村產業發展新賽道。商戶、企業負責人經過培訓,嘗試走上了直播帶貨之路。沒有智能手機或是“玩不來”直播的老鄉們如何分享這一波紅利?通濟鎮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通過培訓村干部,讓他們先掌握手機這一“新農具”,陽平社區黨總支委員周娟、居委委員肖瑤,花溪村居委委員陳敏、楊明洪等化身“主播”,幫村民們帶貨。所有直播帶貨活動不僅“零坑位費”,而且通過運營公司將貨款墊付給老鄉們,做到村民“一手出貨一手就能收到錢”。
“我們鎮在彭州的山區,有些老鄉年齡大了,把農特產品運到市場去銷售不方便。村干部通過直播幫他們帶貨,在田間地頭就把東西賣了。而且綜合來看,價格比線下渠道還高一些,老鄉們得到了實惠。除了幫助老鄉們賣貨,我們發現下單客戶福建、北京、上海、黑龍江……各地都有,通濟農特產品通過直播走那么遠,端上全國各地的餐桌,確實沒想到,這也鞭策我們要嚴把品質關,繼續擦亮品牌。”彭州市通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多舉措推動‘數商興農’,讓‘數字農具’惠及更多市場主體和村民,讓網線連通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持續惠村助農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