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iPhone 17 Air的消息滿天飛,這款超薄的iPhone產品能否成為蘋果的新突破點呢?筆者對此并不看好,因為筆者認為這款手機純粹是為輕薄而輕薄,而輕薄這個特性對于用戶來說并非是合格核心需求點,它和筆記本電腦不一樣,下面我們具體談:
先來看看蘋果為什么要推出超薄iPhone。據報道,蘋果Plus型號的市場反響平平,未能達到公司的預期銷售目標。因此,蘋果決定停產Plus型號,并推出一款更輕薄的型號來替代它,以期望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
iPhone 17 Air(或可能的命名如iPhone 17 Slim)的設計靈感來源于MacBook Air的成功。MacBook Air作為蘋果筆記本電腦系列中的中端產品,以其輕薄便攜、性能穩定的特點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但是筆者認為筆記本輕薄是一個核心需求,因為筆記本本身體積大,輕薄可以帶來很多優勢,在日常的移動辦公中的確可以做到輕便好用。
但是iPhone就不一樣了,手機一般都需要配置手機殼,特別是一些女生使用的手機殼,裝飾繁復,厚度也大。超薄iPhone好不容易縮小的兩三毫米的厚度,對于用戶來說幾乎難以感知。
但是為了節約這兩三毫米的厚度,iPhone 17 Air卻不能不犧牲很多。
據可靠消息,蘋果正在富士康工廠進行iPhone 17 Air的早期生產試驗,并已成功從“原型機-1”升級到“原型機-2”。然而,由于機身設計追求極致輕薄,目前的原型機并未包含SIM卡槽,且工程師們尚未找到合適的方式將SIM卡托盤融入設計中。
目前,中國大陸的電信運營商并不支持手機eSIM,主要因為該系統可能無法驗證每個用戶的身份,而監管要求對每個手機用戶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因此,除了Apple Watch和iPad外,電信公司一般不支持eSIM。而要塞進去卡托,顯然就不能極致輕薄。
除了卡槽問題外,iPhone 17 Air為了追求極致輕薄,還做出了一系列配置上的妥協。例如,該手機將只有一個聽筒揚聲器(目前的iPhone在手機底部還有第二個揚聲器),并只能采用“單攝像頭”的配置,且攝像頭設計為“大而居中的凸起”。
也就說你為了一個并不會特別感知到的輕薄優勢,卻需要面對一個聽筒揚聲器,單攝像頭的產品,此外諸如電池續航等問題還需要擔心,你會動心嗎?
并且超薄的手機該如何定位自己的價格呢?本身它是為了替代Plus版本,但是價格太高,消費者不會動心,而價格太低的話,又違背它的定位,畢竟明年蘋果還要推出一款低價的iPhone產品。
不管是從產品本身的定位,還是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超薄iPhone都不是一個好主意,筆者認為這款產品的定位是非常尷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