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新質生產力”主題周下三場業績說明會召開后,5月8日下午,滬市主板公司業績說明會“ESG”主題周正式開啟,首場為清潔低碳行業專場。
此次業績說明會上,長江電力(600900.SH)、華能水電(600025.SH)、中國核電(601985.SH)、三峽能源(600905.SH)、國投電力(600886.SH)、桂冠電力(600236.SH)和廣州發展(600098.SH)7家上市公司集體亮相,詳解公司運營和業績亮點,探討ESG大勢所趨下帶來的新變化及踐行路徑計劃。
據第一財經了解,在5~6月份,滬市主板公司還將為投資者呈現“ESG” “幸福生活”兩大主題的多場業績說明會,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討上市公司未來發展之道。
作為本次滬市主板業績說明會的全媒體合作平臺,第一財經全程支持此次業績說明會,進行全媒體直播與內容傳播。
(記者任玉明攝影)
加碼布局新能源業務
加快發展水電、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綠色發展、推動能源轉型的必然選擇。2023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14.5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
“預計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三峽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此背景之下,相關上市公司加碼布局新能源業務。據長江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新能源業務穩健拓展,金下基地新能源場站順利推進,首批“抽蓄+”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初具雛形;2023年,完成秘魯路德斯公司歷史上第一單新能源發電資產并購,新增新能源裝機4萬千瓦。
國投電力董事長郭緒元也稱,“十四五”期間,國投電力投產裝機保持了10%的年復合增長率。其中,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投產規模已達700萬千瓦,年復合增長率37%。
“2023年新能源利潤總額占公司利潤總額的11.7%,達到16.64億元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郭緒元表示,國投電力規劃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1700萬千瓦,占比達到30%,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公司目前新能源在建項目共24個,裝機容量約400萬千瓦;新能源施工準備階段項目共22個,裝機容量約270萬千瓦。
據了解,2023年,中國核電核電市場電交易電量744.1億度,約占上網電量的42.65%;市場電價0.4248元/千瓦時,同比增長0.9%;新能源市場電比例約61%,同比增長約9個百分點,市場化電價度電同比提高約3分。
“未來中國核電將繼續采取核電+新能源雙輪驅動的發展策略,以核電為主,新能源開發進行有效補充。在全力推進核電、新能源齊發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新型儲能技術等,從產業投資逐步轉型為上下游產業鏈及技術集成的新能源產品供應商,實現中國核電從‘單一型’選手向‘全能型’選手的轉變。”中國核電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于新能源發展規劃以及投產節奏情況,桂冠電力相關負責人稱,風電、光伏都是公司的重要發展方向,均在大力推進。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通過投資決策的新能源項目共計17個140萬千瓦,目前正在施工或處于施工準備階段。
“廣州發展目前運營的新能源項目均在電力消納較好、電價較高地區,項目收益良好。未來新能源市場化交易占比逐漸提高,新能源項目的收益率預計會有所下降,但新能源行業仍是國家政策鼓勵支持的能源發展方向,將在新型電力體系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空間依然廣闊。”廣州發展總經理吳宏表示。
吳宏稱,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廣州發展發電裝機將呈現“3:3:8”的格局,即300萬千瓦煤電、300萬千瓦氣電及80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既能享受到容量電價等確定性的政策紅利,又能抵御新能源市場化交易帶來的收益率下降的不確定性風險。”他說。
華能水電董事長孫衛也稱,未來,華能水電將發揮瀾滄江流域一體化開發、三庫聯調運營、水風光互補的核心優勢,強化戰略布局、強化流域調度、強化市場交易、強化創新引領,在推動水電與新能源并重發展、打造瀾滄江多能互補基地進程中,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峽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將繼續圍繞“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秉持“風光并舉、海陸共進”開發思路,順應陸上和海上新能源規模化、集約化、基地化發展趨勢,大力推進“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和海上風電基地規模開發,爭取建立基地項目長效化謀篇布局、常態化爭取資源、滾動式開發建設的業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