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廣州車展,燁P7和燁S7這兩款來自于本田全新電動品牌的姐妹車型如常參展,自從今年北京車展正式發布以后,這兩款車就產生了一定的話題性。都說日系車在純電動車領域沒跟上市場腳步,而燁P7和燁S7正是本田在該領域發起反擊的重磅產品。
很多合資品牌如今為了彌補新能源車領域的短板,都選擇與自主品牌合作打造新能源車,比如豐田即將推出的鉑智3X、長安馬自達的EZ-6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混血兒”。而“燁”品牌則完全不同,它是依舊是血統純正的本田,只不過它另立一個全新的車標,并開辟全新的品牌,是與大眾ID.家族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的存在。
本質上,“燁”是本田深度本土化的結果,雖然依舊是本田開發的產品,但它是由中國的研發團隊自主設計,并與不少中國供應商合作,與以往本田從海外引入已有成熟車型和技術平臺基礎上二次開發模式明顯不一樣。簡單來說,中國出生并成長的日系車。
所以從燁P7和燁S7身上的很多細節,我們都能發現本田的元素,比如類型冠道、UR-V的溜背式造型,本田同款的啟動按鍵,以及十分貼近本田風格的內飾設計等等,不經意間都展現出本田的血統。
至于燁P7和燁S7搭載的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其實在2025款雅閣上已經率先搭載。當然,這兩大智能系統也有很大的進步,其中Honda CONNECT 4.0支持實景導航、AI智能助理、人臉識別、生活類服務小程序、智能居家等功能,這一切是與中國供應商合作的技術成果。
Honda SENSING 360+也不再單純只有單純的自適應巡航,如今它具備了彎道智駕和彎道偏離預警的功能,并且可以在高速上主動超車或駛入匝道,智駕能力顯著增強,某程度已經可以跟部分自主品牌進行較量。不過,它暫時還不具備城市NOA的功能,也并未采用當前領先的端到端大模型等技術,而本田現有的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由于當前法規限制的因素,短期內也暫時不會應用到量產車型上。
其實燁P7和燁S7最具本田風格的一點,還是在于機械層面,這兩款姐妹車型均基于全新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Architecture W)打造,并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結構,硬件規格不輸給本田高端品牌謳歌。這兩款車還將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兩種動力,而即使是單電機的版本,它也采用電機后置后驅的布局,這一切都更重視駕控表現的設定。
通過燁P7和燁S7可以看出,本田很明顯是向國內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取經,除了機械規格拉滿,智能車機和智駕系統都提升到足以滿足用戶需求的水準,比本田過去推出的車型都更愿意堆料,整體看來確實是誠意比較足的產品。如果這兩款姐妹車在定價方面也展現出誠意,相信可以取得比較理想的銷量預期。
而本田之所以專門打造全新電動品牌,或許也是從自主品牌中得到啟發,以便與燃油車品牌作出區分,塑造并展現新的品牌形象。當然,品牌這種抽象化的概念,最終還是通過營銷手段來展現出價值,燃油車時代的本田,結合技術和產品所塑造出的年輕動感形象,讓不少消費者著迷。如今進入新能源時代,本田能否以同樣的模式提升品牌的價值,實際上還是取決于對用戶需求的了解程度。
汽車網評:盡管“燁”以全新的品牌形象示人,但并沒有完全從本田分離開來,這是相對比較穩健的做法,消費者并不需要重新認識一個全新的品牌,“燁”品牌也可以大展拳腳,在新能源車領域以全新的姿態實現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