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銀河這個品牌誕生的時候,關于如何在市場上更好的活下來,相關的品牌負責人就用“三個根植”,給出過很明確的答案: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和品牌內核、根植于用戶需求和根植于自身技術。
也就是說,這個品牌對于汽車的理解不單單是追求形式的美觀、屏幕的大小和配置的堆疊,更多的是要基于用戶在真實用車場景下的需求,結合自身的技術和品牌文化,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美好的出行體驗。而星艦7 EM-i就是吉利在新能源時代交出的一份新答卷。
全新電混技術,要續航也要安全
對于用戶而言,買新能源車應該優先考慮哪些因素?是個性的設計、智能化體驗還是動力表現,這些所有的個人偏好,都需要建立在一個重要前提之上——那就是這款車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上。
不夠出眾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不僅會造成用戶的使用場景單一化,而且會給用戶在后續用車過程帶來極大的不便利性和風險性。
而在動力上,銀河星艦7采用的是吉利最新的雷神EM-i超級電混系統,官方滿油滿電綜合續航可達1430km,0-100公里加速僅需7.5秒,充分表明省油的同時并沒有犧牲動力性能。此外,其電混專屬的神盾短刀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夠通過嚴苛的“8針同刺”測試,確保在高溫或極限條件下的安全。
大家都知道,當現在汽車市場的消費主力軍變成年輕人以后,為了滿足年輕用戶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各大車企都在轉型,尤其是自主品牌近些年都對設計方向進行了戰略性轉型,通過設計來塑造品牌特征,并與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
而從星艦7 EM-i的設計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它并非不是在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堆砌,而是充分將功能設計和實用主義做了平衡。
比如說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靈活多變的車內空間,提升乘坐舒適性,星艦7 EM-i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七巧桌”中汲取靈感,創造性地打造了16種座椅躺立組合、34處收納巧思空間,無論是二人世界、還是全家旅行,都可以按照需求靈活布置。
在車機交互設計方面,沒有盲目的簡約化,無差別地取消物理按鍵,而是將大家日常使用的比較高頻的功能從屏幕里解放出來,變成了方便使用的按鍵、撥片或旋鈕,即便在行車過程中,也可以盲操,可以很有效的提升行車安全。
蜀錦暢言:在過去,設計師的工作往往僅僅是畫圖與造型,現在,設計師也要做產品經理,從產品定義的底層出發,從用戶的使用需求出發,而這種跨界思維,也是當代汽車設計的必然趨勢,而星艦7 EM-i在這個方面顯然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