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全新純電轎車——日產N7的首發亮相引來了廣泛關注,同時也引出了一個小爭議。
一位網友給某大V評論時表示:“這款車跟東風eπ 007是一個軸距長度,底盤應該是有共用吧”。他猜測,東風日產N7或為東風奕派eπ 007的“換殼”車型。
此言一出,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用戶運營中心部長張勁華立即轉發并評論:真的只是“巧了”,兩個車根本不是一個平臺的。
公開數據顯示,東風日產N7的三圍為4930mmX1895mmX1487mm,軸距為2915mm。東風eπ 007的三圍為4880mmX1895mmX1460mm,軸距2915mm,車身寬度和軸距與東風日產N7相同。若非“只是巧合”,這樣的參數也的確容易讓人聯想到兩個車親密的關系。
再聯想到,去年8月傳出消息稱,日產將使用東風量子架構生產純電車型。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崢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最近奧迪買了上汽的平臺,大眾買了小鵬的平臺,大眾給捷達買了零跑平臺,日產也將使用東風的平臺。”
去年4月,東風汽車發布全新量子架構。東風“量子架構”是全棧式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智能電動架構,包含量子1號、2號和3號三個平臺,覆蓋高端、主流、小型電動化系列車型,可實現全集團內部共享,并向合資企業輸出。
有消息人士發文稱,量子架構1號平臺(ESSA架構)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結構,主要生產嵐圖追光、嵐圖夢想家以及未來的一款SUV。量子架構2號平臺為前麥弗遜懸架結構,生產東風eπ 007、eπ 008和嵐圖知音。量子架構3號平臺為東風納米專屬的小型車平臺。上述人士表示,量子架構1號平臺(ESSA架構)應該為嵐圖專屬平臺。
從11萬-15萬的預售價來看,量子架構1號平臺和3號品牌都可以排除。東風eπ 007的2號平臺成了日產N7最有可能采用的平臺。不過,東風日產否認了這一點。
有博主發文稱,“有人在說N7就是奕派007的平臺,日產肯定不承認,細品,小消息說之后還會有奕派008的變種,甚至嵐圖的變種也會來,所以已經不重要了”。在他看來,“日產起碼開始重視中國市場的新能源玩法,變總比不變要好,不要再吃老本了”。
不無道理。
近幾年來,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電動化步伐明顯更快,海外汽車品牌的反應普遍較慢。但當前,電動化汽車產品在中國日益受寵,合資車企的電動化技術積累略顯不足,短時間內無法密集投放電動化產品。進而,與中國本土車企合作成了海外品牌開發電動車的最優選擇。
“我們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慢了半拍,新產品、新技術沒有跟上中國現在汽車市場的發展和節奏。”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坦言。
其實在日產N7之前,smart、MINI、Stellantis、奧迪、馬自達…都已經或正在采用中國合作伙伴的平臺開發純電新車。
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尤崢曾表示,大眾選擇用上汽、小鵬、零跑的平臺、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填補(MEB平臺)的空窗期,也可以縮短企業的開發周期。
基于東風平臺造車的日產也將受益于此。
除了東風的平臺,東風日產還與華為、Momenta、科大訊飛、英偉達等科技公司達成了合作,引入了華為智艙、跟Momenta智駕等當下最新的智能化技術。
這些新技術,將悉數應用在全新的日產N7之上。
上述博主坦言,N7造型沒問題,審美是在線的。智駕沒問題,跟Momenta合作的端對端大模型智駕,高速NOA,城市記憶NOA,還有全場景泊車,至少這塊肯定能跟上主流。
當然,N7只是日產全新電動化產品投放的首款車型。根據規劃,2026年前,東風日產將投放5款全新的新能源產品,覆蓋純電、插電混動、增程等多種動力形式。這些產品是否如上述博主所言的“eπ 008變種”和“嵐圖知音變種”,屆時就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