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使用流暢度
- 應用打開速度:
iQOO Z9Turbo表現(xiàn)出色,僅用時55秒;
真我和一加緊隨其后,分別用時60秒和63秒;
紅米則表現(xiàn)欠佳,用時70秒。
- 后臺留存情況:
在18個應用打開到二級界面的壓力測試下,iQOO和真我留存全部18個應用,
紅米留存17個,
一加留存16個;
若僅打開應用,
iQOO和真我同樣留存全部18個應用,紅米留存17個,而墊底的真我僅留存9個應用。
2. 系統(tǒng)體驗
- 幾款機型系統(tǒng)均較為成熟,能滿足基本使用需求。
其中,黑廠(一加和真我)在更新系統(tǒng)后動效提升,系統(tǒng)穩(wěn)定流暢。
不過,真我GT Neo6SE的隔空手勢功能實用性差,三分鐘無手勢操作便會停止識別,且該功能在紅米Pro3上無此限制。
- 紅米turbo3在流暢度方面存在問題,雖已升級到最新系統(tǒng),但鎖屏到桌面動畫常卡頓掉幀,不過其狂暴引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彌補。iQOO Z9Turbo則憑借橘子四點零優(yōu)化,幾乎無卡頓掉幀現(xiàn)象,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極佳。
3. 游戲性能
- 四臺手機均搭載被稱為“小8Gen3”的處理器,理論性能相近,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廠商調(diào)教上。
在原生五點零納塔地圖測試中,iQOO全高畫質(zhì)下分辨率為720p,平均幀率58.3幀,功耗6.24瓦;
一加ACE3V和真我GT Neo6SE幀率均為49幀,分辨率均為798p,
真我的功耗為6.1瓦,
一加的功耗為6.3瓦,且一加在游戲中發(fā)熱嚴重,最高溫度達50.2度;
紅米turbo3游戲表現(xiàn)最差,720p分辨率下平均幀率僅47.8幀,默認分辨率864p時幀率更低,為41.8幀,功耗5.5瓦,性能釋放保守。
此外,四臺手機在游戲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降亮度情況,其中真我GT Neo6SE降亮度最為明顯。
4. 屏幕素質(zhì)
- 四款手機均為1.5K分辨率,
iQOO Z9Turbo陰陽屏問題明顯,觀感差;
紅米turbo3邊框最窄;
真我GT Neo6SE是唯一曲面屏,且支持8Tltpo自適應刷新率,更為省電;
亮度方面,真我領先,手動最高亮度643尼特,開啟增大范圍亮度后可達1050尼特,應用內(nèi)激發(fā)亮度甚至能到1700尼特,
紅米和iQOO次之,一加墊底,更新系統(tǒng)后手動最高亮度僅538尼特,應用內(nèi)激發(fā)亮度850尼特。
5. 觸控采樣率與續(xù)航充電
- 紅米觸控采樣率為225赫茲,其余三臺約為120赫茲,實際使用中滑動信息流均未出現(xiàn)不跟手情況。
續(xù)航方面,iQOO電池最大為6000毫安時,續(xù)航表現(xiàn)出色,5G不多時可亮屏8小時;一加和真我電池5500毫安時,續(xù)航也能達到6小時以上;
紅米電池最小為5000毫安時,更新系統(tǒng)后續(xù)航與一加、真我相當。
充電方面,iQOO雖電池大但充電拉垮,80瓦有線充20分鐘僅充入45%,充滿需57分鐘,峰值功率僅63瓦;
黑廠(一加和真我)均為5500毫安時大電池加100瓦有線充,20分鐘充入87%(一加)和82%(真我),充滿均需30分鐘;
紅米5000毫安時電池加90瓦有線充,20分鐘充入67%,44分鐘充滿,峰值功率72瓦。
6. 拍照能力
- 四臺手機主攝均為LYT600(MX82改款),
紅米turbo3光圈更大,為f1.59。白天主攝拍攝,紅米色彩還原不錯但背景樹綠色對比度不足;夜景拍攝,紅米傾向于拉亮暗部,
iQOO畫質(zhì)最糊,真我和一加對二倍裁切做了優(yōu)化,顏色還原上一加最佳。
拍攝復雜環(huán)境如印度菜時,僅iQOO準確還原咖喱顏色。
超廣角鏡頭均為f2.2光圈、800萬像素,白天光線充足時勉強可用。
錄像方面,四臺手機主攝均支持4K 60p錄像。
7. 外圍配置
- 四臺手機均具備雙揚聲器、0809X軸馬達和紅外功能。
其中,一加和真我有雙屏GPS和三屏北斗,紅米和iQOO只有單屏GPS和雙屏北斗;
防塵防水方面,一加和真我為IP65,紅米和iQOO為IP64。
售后體驗上,貼膜服務差異較大,iQOO送清水殼,其余三家送磨砂黑色軟殼,質(zhì)感較好;貼膜方面,只有iQOO給貼的是高素質(zhì)pad片機軟膜但邊緣貼合差,真我售后貼膜有獨立型號適配,紅米和一加采用機器裁切通用膜,手感差且疏油層不足,建議直屏用戶自行購買鋼化膜。
外觀上,一加ACE3V玻璃后蓋質(zhì)感最佳,iQOO和真我的亮面塑料質(zhì)感尚可,紅米的磨砂大塑料后蓋廉價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