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車圈有點“技術爆炸”的感覺,各種新技術五花八門,新名詞一個接一個。
科技創新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每家車企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寶馬以駕駛樂趣著稱,而在科技創新領域,他們的理念如何呢?
【2001年 “智能座艙”鼻祖,第一代iDrive的誕生】
當時汽車步入電氣化時代,功能越來越多,按鍵多到密密麻麻,開車時操作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寶馬為了讓駕駛員開車時盡量不低頭,通過一個旋鈕和一塊屏幕,解決了用戶痛點,一只手盲操旋鈕,眼睛瞟一下屏幕就ok了,iDrive此后一路進化,那個旋鈕簡直了,用過都說好!
【20年后,現在寶馬iDrive的車機大屏,為什么是橫向懸浮曲面屏?】
同樣的理念,視線要在方向盤中線以上,盡量不低頭,所以寶馬不做豎向的屏幕。但是,他們花了更多成本做了個曲面屏,為的是傾斜于駕駛員,還能減少伸手觸屏的距離。同時,還依然保留了iDrive旋鈕,便于右手盲操。
【寶馬下一代智能座艙什么樣?】
這是寶馬“新世代”概念車的內飾圖,中控屏尺寸看上去不大,
但增加了一個前風擋下方的“全景視域橋”。看上去像是屏幕,但其實是用新技術投影上去的,就像一個更大更酷的HUD(其實HUD也是寶馬在2004年首次使用的)
之所以把“屏幕”放在這個位置,相信大家都會搶答了:開車的時候,不要低頭、不要低頭、不要低頭
以駕駛樂趣著稱的寶馬,對科技創新的態度,也是以“駕駛者”為中心。要專注、可靠、服務于駕駛者的愉悅。
回到開頭的問題:【科技創新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
有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實力,能造車;有的是為了降本增效、普惠大眾;而寶馬這100多年來,就是“純粹駕駛樂趣”。
我們都說新汽車時代,科技平權。中國汽車智能化的產業供應鏈獨步天下,未來很多“科技創新”,一定會很快同質化。
而不同品牌能產生差異化,去吸引不同消費者的一定是這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