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新能源市場又爆了。
根據乘聯會統計,10月份新能源滲透率達52.9%,已是連續4個月超過50%。
就這個表現,相比國家規劃的目標,整整提前了11年。
看著沒什么,但這就意味著,汽車市場風云變幻,就是埋頭苦干的專家,預測也往往錯得離譜。
這也給了我們普通人一個提醒,很多汽車看似美好,其實惡臭,在未來3-5年,或許僅有3類車,才能真正的挺住。
第一種就是,價格見底的買菜車
說白了就是,便宜遮百丑。
別看很多人網上談車,又是問界不行,又是理想很差,又是小米沒檔次。
說實話,我都懶得聽了,這種幼稚的言論。
但凡下樓走一圈,或者鄰家跑一趟,都不會這么“何不食肉糜”。
就拿好一點的電車來說,不僅要智駕,還得是端到端;不僅有性能,還得能刷紐北。
好是好的沒話說,但想要歡天喜地抱回家,兜里起碼要有70個,你想啥呢?
所以,大家真正買了什么車,看看10月排行榜就清楚了。
譬如,前5的電車,拋開Model Y不提,全是10萬內的買菜車,就連2萬多的宏光MINI,都干到第3名。
說白了就是,只要夠便宜,沒技術也能接受,體驗差也能忍忍。
不僅如此,因為價格已經見底,保值率也很穩。
譬如,軒逸卡羅拉掉到7萬多,宏光MINI是2萬多,海鷗是6萬多,未來也不可能更低了。
相比之下,那些20-30萬的豪車,不管油車電車,掉價比脫發還猛。
在這種情況下,更別指望二手車能保值了。
所以,這2年,那些便宜的買菜車還能買買買,但凡貴一點,需謹慎。
第二種就是,智駕很牛的增程
什么油車電車,想拼體驗,就別跟增程碰瓷了。
聽上去口氣很大,但現狀如此,不容低調。
譬如油車,體驗早就不行了,上周奔馳寶馬銷量,都沒干過理想。
再譬如電車,由于續航拉跨,跑高速很捉急。
別看小米SU7、極氪001很吃香,但也只能拼性能,根本不適合家用。
再譬如插混,由于依賴發動機,挫頓嚴重,智駕還拉跨——上桌吃飯都不配。
看看騰勢的表現就知道了,新勢力持續墊底,就連比亞迪都帶不動。
因為這樣的緣故,各家都改換門庭,致力于增程了。
但什么是好增程呢?標準其實就1個。
說白了就是,沒有智駕的增程,根本沒有靈魂。
別說什么長續航,堆電池就完了;別說什么冰箱彩電沙發,都是你有我也有的玩意。
相比之下,智駕才是差距鮮明的體現。
因為要搞好智駕很難——不僅芯片燒錢,算法燒錢,跑數據也很燒錢燒時間。
譬如,華為一直堅持了10年,小鵬每年要狂砸35億,才做到第一梯隊。
所以,那些不自研智駕,也不買華為技術的增程,很快會被淘汰,別買。
第三種就是,性能轟炸天的頂尖電車
只是體驗好還不夠,非要玩一玩刺激,也只有電車了。
譬如,小米SU7刷圈速,化身紐北之王;仰望U9跑極速,變身國產霸主。
很多人以為只是曇花一現,但看看紐北榜單就知道。
雖然排行前10,還有不少油車存在,但第一第二的小米保時捷,都是斷崖領先。
譬如,捷豹XE是7分23秒,但保時捷Taycan干到7分07秒,小米SU7更兇更猛,干到6分46秒——足足快了37秒。
僅是性能體驗,電車就降維打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