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過去幾年,隨著5G網絡、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增長著。IDC預測:從2022年到2026年,全球數據領域的規模預計將擴大一倍以上,而在未來五年,企業數據領域的增長速度將是消費者數據領域的兩倍以上。壓力和機遇相伴相生。
同時,數據是具有引力的。無論數據位于何處,它都會持續吸引較小的數據集或相關的應用程序/服務向其靠攏,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將計算能力移動到更靠近數據的位置。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從數據中心和托管數據中心到公有云和邊緣,現代的IT基礎架構正在變的逐漸分散。那么,當我們步入全新的一年,面對全新的環境與未知,我們應當如何改善IT基礎架構以適應未知的挑戰呢?
戴爾科技集團認為,優秀的IT領導者會仔細權衡如何放置應用程序的工作負載,與此同時,CIO應當注意這五個關鍵趨勢,它們將幫助您更好的完善您的IT基礎設施計劃,并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趨勢一意向性成為多云戰略的決定性特征
不可否認,多云是2023年及以后的決定性基礎架構趨勢。但隨著許多企業或組織將工作負載的運行擴大到數據中心、主機托管、公有云和邊緣位置,IT環境正在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復雜。
對于許多組織而言,分布式系統的積累造成了混亂的多云環境,企業應當有意識地實施多云戰略,根據應用程序和數據需求來合理地布置工作負載,而不是在系統周圍隨意擴展或部署,以使其能夠為您的目標發揮最大的作用。
趨勢二邊緣計算成為領先組織關注的焦點
敏捷的分析、快速的洞察,獲得這樣的能力需要“新鮮”的數據。邊緣在實時生成業務洞察力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而在未來,具有數據分析功能的傳感器、執行器和物聯網網關將會在企業中普及開來。
據統計,截至2025年,全球超過半數的企業數據將會在數據中心或云之外創建和處理。而根據我們的調查:52%的IT領導者表示,他們將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增加對邊緣工作負載的投資。
邊緣計算無處不在,聚焦邊緣以把握先機。因此,戴爾科技集團針對所有可能遇到的邊緣環境,打造全面的邊緣端服務器產品線:“近邊緣”的和;定位“中邊緣”的和XR12;以及最新發布的“遠邊緣”服務器 。無論您對邊緣場景有何需求,您都可以在上找到答案。
最新的“遠邊緣”服務器 只有鞋盒大小,是系列中深度最短的服務器,并且搭載英特爾®至強D®可擴展處理器,在減少占地面積的同時保證超高的計算和功能密度。
趨勢三AI和ML服務于數據密集型應用程序的新時代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是最強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兩項技術,而當這些技術融入不同領域后則能產生更多積極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借助AI和ML來獲得更加持久的洞察力, 和認為這將在2023年成為企業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行各業努力越來越注重數據的持久性和實時性,邊緣設備也越來越多地融入AI或ML的功能,利用這些信息來持續獲得洞察力。
趨勢四HPC成為主流
幾十年來,高性能計算能力一直集中在醫療保健、政府和生命科學等行業,這些性能“爆炸”的超級計算機或計算集群,對于預測極度復雜的生物模型或高級計算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