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造車新勢力中,最大名鼎鼎的是“蔚小理”,這三兄弟,起步早,表現突出,也各有特色,很多車企后來造車,都在學蔚小理。
不過從去年開始,很多人表示“蔚小理”的說法,已經不準確了,因為理想表現太突出,遠遠的超過了蔚來、小鵬,蔚來+小鵬兩家的合計交付量、銷量、營收、市值等,都比不過理想一家。
所以不能再稱蔚小理,否則是對理想的不尊重,就算要硬要這么說,也要排名改一下,改為“理蔚小”。

其實說真的,在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看來,為什么理想突然這么牛了,將蔚來、小鵬甩的這么遠了,原因在于這三兄弟中,只有理想在專注造車,蔚來、小鵬似乎并沒有專注造車嘛。
蔚來在搞換電,小鵬在造飛機,這兩貨沒有那么專注,所以被理想甩在后面,似乎也正常?
說說蔚來換電,雖然不管是從用戶的角度,還是從行業的角度,換電都是比較優秀的解決方案,換電的優點很多,比如方便用戶,不用擔心電池質保,便于電力行業削峰填谷,提高充電效率,便于電池回收等等。

但換電要起真正普及,里面涉及到足夠多的換電站,這是重資產型的投資,需要海量的資金,這也是蔚來一直在虧錢的原因。
其次,換電要想普及,僅靠蔚來一家當然是不行的,需要其它車企一起加入進來,大家兼容,最終實現一起換電,這個難度也非常大。
坦白講,換電是一種好模式,甚至一定意義上而言,比充電站更好,但要普及這項技術的資金太多了,要求也太高了,換電是個大坑,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蔚來造車這一塊。

再說小鵬,小鵬有一家造飛機的子公司,這家公司專注于造飛行汽車,之前還有過亮相,用幾個螺旋槳,可以將汽車飛上天去。
這是一個非常酷的東西,據說迪拜的土豪們特別感興趣,不過價格可不便宜,就算大規模量產,也要100萬上下,這玩意注定就是富人的玩具。
更重要的是,飛行汽車不僅僅是技術、量產的問題,還牽涉到交規等,所以短時間肯定是普及不了的,小鵬分散精力去搞這些,當然也會影響到電動車這一塊的主業務,你覺得呢?

所以啊,實話實說,真正在專注造車的,還只有理想,所以理想相對而言,目前也略勝一籌,蔚來、小鵬因為造的東西多,牽涉到了精力,所以在汽車上表現稍差一點點。
當然,現在理想也不能說自己就成功了,都還在路上,未來誰勝誰負還是未知數,但目前已經很多人稱,再這次下去,只怕理想要和小米組隊,將蔚來、小鵬踢出三人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