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北汽藍谷(600733)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6月14日召開分析師會議,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國金證券、鵬華基金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6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示,極狐汽車獲得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名單,試點準入對于北汽藍谷有什么意義?
答:本次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企業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分別作為生產主體和運營主體,以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L3車型為試點車型,經過專家初審和擇優辯兩大輪篩選,在近30家主流汽車企業中脫穎而出,以優異成績進入L3試點準入名單。
進入試點名單,充分證明了公司全方位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前瞻性技術儲備研究和應用探索取得成效;公司在整車開發的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軟件升級等五大安全過程保障體系、六位一體冗余安全架構的自動駕駛方案,以及極致的產品安全目標等方面具備優勢。
北汽藍谷將從出行服務方面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實現量產L3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示范運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車輛服務。
問:L3測試牌照與本次試點準入有什么關系?
答:地方L3測試牌照是依據《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和各地方示范區政策由企業取得的相應測試牌照。擁有該牌照的企業擁有通過開展實際道路測試、驗證產品在實際道路交通運行環境下產品安全性的資質。
公司于2023年12月獲得的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首批量產乘用車L3測試牌照,也是本次ICV試點的重要基礎。本次試點準入根據《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要求,強化了主機廠五大安全過程保障體系,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模擬仿真、封閉場地、實際道路、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一系列測試驗證要求。
北汽藍谷下一步將根據政策要求,在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指導下,進一步詳細制定并完善產品準入測試與安全評估方案,并在多方監督下,按要求開展測試與安全評估工作。
問:作為堅持自主研發路線的代表企業,在財報中也講到會加大技術的投入,保持技術領先。目前北汽藍谷在核心技術領域都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在核心三電技術、平臺架構及開發體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核心三電技術方面北汽藍谷堅持“三電”技術自主掌控。自研自產的極光動力電池產品和自主開發的極鋒電機均搭載在最新車型阿爾法T5車型上并已經量產交付,實現整車充電性能和動力性能行業領先;同步儲備預研更高快充能力的4C超充電池系統及整車匹配開發,推進了直冷直熱電池系統的研發,優化了冷凝/蒸發溫度控制,熱泵余熱利用以及電機堵轉加熱等關鍵技術開發。電控領域完成了分布式驅動關鍵控制策略模型、動力學仿真平臺及原地轉向等功能的開發,第四代BMS更是獲得行業最高等級SIL-D等級功能安全產品認證。
平臺架構及開發體系方面北汽藍谷與麥格納聯手打造的全冗余架構電動車硬件平臺“BE21平臺”,已經具備了新能源整車從設計到試驗驗證的全流程開發能力,形成了跨平臺、模塊化架構的正向開發體系;將基于現有平臺持續迭代升級,全方位提升車輛操穩、動力、充電、智能化等性能表現,滿足純電、增程雙動力布局需求。
未來公司將圍繞用戶需求,持續加大研發能力建設。布局新體系電池開發、全溫域熱泵、軸向磁通電機、1000V6C高壓快充系統等前瞻性技術預研;量產自主可控城市NO系統和多模態感知交互座艙系統。
問:除產品及技術規劃外,今年北汽藍谷在服務、營銷、渠道等領域將作何打算?
答:公司2024年將繼續普及和深化“一車一策”和“一城一策”的舉措。針對不同的車型、不同的銷售區域,制定和執行更加精細化的營銷策略,用這種類似“定制化”的服務,來精準定位不同的目標客群,直達用戶內心。“一車一策”是構建產品個性化標簽,通過聯動全渠道媒體平臺等方式,更好地輸出產品價值。“一城一策”的方式在考拉身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來將推廣到更多車型的宣傳上,將北、上、廣、成、鄭五座城市作為戰略城市,拉動周邊城市整體上量。
服務方面,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轉變,夯實服務體系能力,推出服務品牌及服務承諾,構筑數字化服務體系一鍵觸達用戶。
北汽藍谷(600733)主營業務:純電動乘用車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北汽藍谷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5.05億元,同比下降39.75%;歸母凈利潤-10.16億元,同比下降13.92%;扣非凈利潤-10.32億元,同比上升2.07%;負債率79.87%,投資收益-1088.7萬元,財務費用9359.67萬元,毛利率-6.37%。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3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2家,增持評級1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凈流入685.7萬,融資余額增加;融券凈流出2986.09萬,融券余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