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蝦干、瑤柱、魷魚絲、生蠔干、海鴨蛋,雪花椰沙、黃金椰堆、花生油……1月21日上午,越秀赤坎首趟“百千萬直通車”發車儀式在廣州市越秀區保利中環廣場舉行,來自湛江的特色海味、非遺美食吸引了市民游客品嘗購買。
廣湛同心,助農惠民。聚焦“百千萬工程”,在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湛江指揮部指導下,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湛江駐赤坎區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發揮越秀區與赤坎區各自優勢,探索建立區域協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平臺,扎實推動更多“湛品”進入大灣區市場,為赤坎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寶藏產品”搭上灣區“直通車”
“大家都來嘗一嘗,這是我們湛江的特色美食。”一輛黃藍色調萌趣可愛的“百千萬直通車”停在鬧市街頭,滿載著“粵字號”蝦先生、湛牌、金華金鉤、調順漁家、大神食品等知名“湛品”,工作隊負責人熱情邀請市民品嘗來自湛江的對蝦干。
工作隊負責人熱情邀請市民品嘗來自湛江的美味
近年來,湛江深耕“藍色糧倉”,重點發展“一條魚”“一條蝦”“一只蠔”,全力推進水產產業全鏈條發展。其中,湛江作為“中國對蝦之都”,對蝦年產值110多億元,帶動人口超過100萬人,成為湛江興村富農的支柱產業之一。活動中,用鮮活湛江對蝦制成的蝦干零食,因味道可口、營養豐富受到市民熱捧。街坊們“食過返尋味”,讓蝦干成為“直通車”首款爆品。
“赤坎區有很多優質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越秀區作為千年商都核心擁有現代商貿優勢,兩地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工作隊負責人表示,工作隊找準消費協作助農惠民的發力點,組織兩地商務部門、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保利中環廣場,合力啟動“百千萬直通車”,推動赤坎優質企業走出去,把更多“寶藏產品”裝上“直通車”,直通大灣區千家萬戶。
越秀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越秀區將以“古越今秀 悅享精彩”促消費品牌為牽引,會同湛江等幫扶協作地區創新開展消費幫扶行動,探索“流動商超”模式,打造助力消費幫扶的“百千萬直通車”,“把湛江優質農特產品送到市民消費者身邊,為兩地雙向奔赴注入更多幸福滋味。”
創新可持續的消費幫扶模式
去年12月,在工作隊大力推動下,越秀區新聯會、赤坎區新聯會與赤坎區東山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在“百千萬直通車”發車儀式上,兩地新聯會分別與東山村簽訂了幫扶協作項目合作協議。“百千萬直通車”啟動后,項目所得收入的一部分將捐贈給東山村,用于鄉村振興建設。
越秀區新聯會、赤坎區新聯會與赤坎區東山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
兩地從體制機制、資金投入、產業發展、招商引資、要素保障、城鄉融合、民生事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對口幫扶協作工作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會參與,群眾受益。”湛江市鄉村振興促進會秘書長楊富民表示,“百千萬直通車”為區域交流協作提供了新的窗口平臺,創新可持續的消費幫扶模式。自2023年6月越秀赤坎結對幫扶協作以來,深化消費協作,到去年12月底,消費幫扶總額達到3700多萬元。
工作隊負責人表示,按照“建機制、編方案、抓協同、強要素、保重點、強特色”的工作思路,兩地從體制機制、資金投入、產業發展、招商引資、要素保障、城鄉融合、民生事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對口幫扶協作工作,先后舉辦了非遺進大灣區、越秀海絲文化節、惠農助消費展銷等系列活動,共同開創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隊下一步將積極發揮自身橋梁紐帶作用,充分挖掘用好越秀赤坎資源優勢,圍繞“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認真做好教育、醫療、人才、就業、文體、消費等領域幫扶協作工作,推動更多湛江優質農特產品走進大灣區市場,增強幫扶協作地區“造血能力”,助力“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