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新落成不久的前灘31劇場迎來一部全新創制,百老匯規格的大型音樂劇作品《娜塔莎、皮埃爾和1812年的大彗星》。
《大彗星》靈感來自列夫•托爾斯泰經典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一個故事橋段,講述1812年俄法戰爭的時代背景下,俄國青年貴族男女之間的一場情愛糾葛。
創作鬼才戴夫·馬洛伊選取原著內容,提取娜塔莎、皮埃爾、阿納托爾作為主要角色,建構了一部沉浸式音樂劇。
這部作品在2016年被搬上美國百老匯時獲得轟動,2017年獲得多達12項托尼獎提名,被《紐約時報》稱為“百老匯自《漢密爾頓》之后最具創新性的新音樂劇。”
而此次與上海觀眾見面的,是由上海大劇院、長揚文化、西岸大劇院出品,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西岸大劇院、昱華文化聯合制作,中美制作團隊一起完成的全新版本。
該作的舞臺設計特別邀請知名韓國舞美藝術家吳弼操刀。以紅色為主基調,6個巨型圓圈組成的星環舞臺中設有大量的沉浸式觀演座位,12噸重的圓形裝飾、1噸重的水晶吊燈為舞臺帶來“硬碰硬”的視覺震撼。近600個燈光cue點、65個懸掛音響點、10套TiMax聲音跟蹤系統,為劇院量身定制,為觀眾的沉浸式體驗保駕護航。
為了把這部作品巨大的舞臺“塞”進劇場,前灘31劇院拆掉了前7排的觀眾席,而連演50場的超長檔期,也展現出了制作方對這部作品的信心。
該作上演一周以來,口碑在社交媒體平臺持續發酵:沉浸式的觀劇體驗,華麗的舞臺效果,中美兩國實力派音樂劇唱將精湛的表演,還有融合了俄羅斯民歌、電子、流行、搖滾等復雜元素的曲風,觀眾大呼過癮。
2023年12月,演員們進駐上海九棵樹藝術中心展開合成排練。這部作品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制作排練過程,為了在這部作品中擁有上佳表現,演員們不僅付出了大量的排練時間,還經過了長達數月的舞蹈、表演、演唱訓練。
近兩年在中國音樂劇舞臺上活躍的新星陳玉婷在《大彗星》中飾演娜塔莎的好友索尼婭。
《大彗星》涉及的舞臺機關眾多,因為沉浸式舞臺的緣故,演員的走位也十分復雜,同時關聯到與燈光的配合,排練因此變得漫長,需要一點點細細打磨。
大彗星的舞臺不僅從全景看頗為華麗,近處著眼每一個細節、道具也經得起推敲。作為一部沉浸式作品,《大彗星》給部分觀眾提供的是零距離觀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