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 3月底,日產汽車對外發布“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其中明確了在中國市場的最新戰略——到2026財年末(2027年3月),計劃將中國市場的年銷量提升20萬輛,目標為100萬輛。
作為對上述戰略的推進,在本屆北京車展期間,東風日產推出了“GLOCAL新模式”。所謂“GLOCAL”,是融合日產汽車全球化(global)和在中國市場本土化(local)的經驗和優勢。和部分品牌一樣,為進一步適應中國市場的變革速度,日產也開啟了“在中國、為中國、向世界”的征程。
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
在品牌上,東風日產也同步進行煥新,推出了“盡興由NI”全新品牌口號。在本屆北京車展期間,懂車帝與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進行深度交流,期間高政浩分享了他對于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脈絡的分析,以及東風日產未來的發展路線。
在他看來,雖然電動化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發展趨勢,但燃油車仍然是現階段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主力。而且未來燃油車和電動車并不是被取代的關系,而是會在某一個狀態下達成平衡。對于東風日產來說,這家企業的下一步動作是讓燃油車更加智能,達到與電動車的同等水平,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
至于目前業界仍未擺脫的價格戰現狀,高政浩認為價格戰只是表象,未來一定會走向一個平衡。比如雖然如今電動車滲透率越來越高,可能真正實現盈利的電動車寥寥無幾。這些現狀都需要慢慢找到平衡點,而平衡的關鍵就在于消費者、市場和主機廠和供應鏈體系都達到可生存的狀態。同理,價格戰未來也會找到自己的動態平衡點。
以下為對話實錄:
懂車帝:請介紹一下本次東風日產在北京車展上的參展陣容?
高政浩:這次車展我們發布了品牌煥新和提出了Glocal概念,和帶出了未來的五款新能源車,接下來三年內陸續上市,包括兩款轎車和兩款SUV,名字起的很有未來感,分別是:Epoch、Epic、Era、Evo。
主要是為了城郊客戶和場景化設計的理念。一款車用于城郊出行,一款用于野外探險類的客群。
Glocal新模式
懂車帝:基于Glocal的新模式,未來有怎樣的產品規劃?
高政浩:基于Glocal,我們在混電、插混,SUV和轎車上都會做車型投入。并且還有一款高端的SUV和轎車將在未來幾年會做投入。Glocal重要核心概念是它的內涵,內涵就是我們要用中國的技術,要用中國的速度和中國的資源造車,未來我們將把車型推向全球,也就是在中國為中國,我們的全球化理念。
懂車帝:在電驅化趨勢背景下,東風日產為什么仍重視燃油車并推出"油電同智"計劃?
高政浩:對于傳統汽車制造業來講,燃油車目前仍是主力。我們也能看到雖然電動化趨勢不可擋,但是燃油車和新能源不是取代的關系,未來一定是會在一個狀態下達到一個平衡。這個過程中,燃油車和新能源不是互相取代的關系,智能化是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要發展的方向。因為之前大家也提到了新能源未來智能化,同樣燃油車未來也是智能化。所以我們也提出了燃油車可以更智能,并且要求油電同智,這個理念融入到未來的產品中。
懂車帝:您剛才也說到了智能化的布局,我們接下來會有哪些規劃,比如和第三方的合作這種。
高政浩:在智能化開發和合作上,我們是非常開放的態度。之前已經跟百度等合作,接下來會在智能化生態圈和更多頭部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新的產品。因為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已經變成了未來客戶和車企標配了,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車企和智能化生態圈一定會越來越繁榮,把這個生態做得更好更大。
東風日產開放智能化生態朋友圈
懂車帝:今天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價格戰,當下燃油車成本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高政浩:價格戰是一個表象,卷的更多的是汽車行業競爭的產能競爭和市場競爭。先是卷配置、然后卷功能、卷生態、卷出海、卷軟件,卷的最終表現是價格戰,但是價格戰一定會走向一個平衡。對于未來,大家也能看出來,雖然目前新能源銷量占比4月份超過50%,但是還沒有真正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這種情況下產業發展會受到影響的,我想它未來一定會走到一個平衡點,平衡點就在于消費者、市場和OEM和供應鏈體系都達到可生存的狀態,所以價格戰一定會持續到一個動態平衡點。同樣燃油車也會跟新能源一樣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懂車帝:目前以小米為代表的科技品牌主局汽車賽道,營銷打法上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目前會如何采取破圈式的營銷搶占市場?
高政浩:是的,現在小米和比亞迪等給我們傳統的營銷帶來了很大的顛覆。大家還是以流量模式為主的方式往前推,但是這個流量造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傳統車企要趕上的。
但是傳統車企也有它的實力,比如對于新能源車和剛入局的新勢力,他們沒有品牌負擔和渠道負擔,也沒有太多的資產負擔,可以很快。但是傳統車企,我們的渠道是我們的資產,保有客戶是我們的資產。在流量打法我們還不能充分學會和適應的情況下,那我們如何用好保有客戶的資產和渠道自有的資產和廣大的觸點,也是我們未來競爭的一個方向。
我們在新媒體營銷上已經做了非常大的變化,也是向各個品牌學習和借鑒過來的,一直在借鑒一直在學習。
軒逸
懂車帝:在目前競爭比較激烈的A級市場,軒逸在咱們看來還有哪些優勢?
高政浩:軒逸是我們國民家轎冠軍,已經連續多年了。它的存在我想有它的道理。在安全上、品質上、經濟性上它都有更獨特的一面。
另外,在軒逸,大家可以看到,軒逸保值性和使用安全性、便捷性上還是非常方便的。我想去年劇烈價格戰和內卷情況下軒逸拿到全年銷量冠軍,今年仍然是我們一個重點。我們會把軒逸冠軍國民家轎這個牌子和燃油車銷量冠軍勢頭一直保持下去。
懂車帝:您怎么看待目前市場上傳統車企里面,日系車在華的銷量有所下滑?咱們會怎么應對?
高政浩:這是整個的趨勢。這個趨勢在于整個合資占比都下滑,自主品牌上升,新能源上升導致了原有合資企業總量下滑。下滑過程中,當然了可能大家看到的是大眾下滑地少一點,日系下滑比例更高一點。這也跟我們現在整個趨勢相關。因為新能源高速發展過程中,目前為止合資公司的新能源銷量占比只占新能源總量7%不到,這個份額主要是丟失在這一塊,而不是燃油車或者原來傳統的區隔內。
我想合資企業在快速布局新能源之后,這個份額還是會快速的彌補上來。今天在發布會上,內田誠CEO發布了,我們要快速布局新能源,在2026年重回百萬銷量,這個份額就是由新能源和傳統燃油車一起貢獻和保障的。
懂車帝:這兩年汽車行業也出現了一些比較多的合作形式,比如說像大眾路虎和小鵬這種,您是怎么看待這種新的現象的?咱們有沒有和其他品牌深度合作的打算?
高政浩:這是一個趨勢。這個趨勢也來源于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不同。原來的合資品牌他們在品牌方的時候都是全球市場為主。但是在中國發這幾年我們汽車的勢頭和汽車技術發展非常快。所以大家紛紛采用一種跟中國車企進行合作的模式。
對于東風日產來講,東風日產有自己天然的優勢,我們可以用東風的資源,用日產的資源,整合到東風日產內,東風日產利用自己全棧自研技術就可以了。
懂車帝:目前行業里有說到2025年是汽車淘汰賽終局您怎么看這個時間節點和這個趨勢?
高政浩:今年應該是已經進入淘汰賽了,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是你提到的2025年或者更長一點,每一個品牌在汽車生存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我想中國的汽車市場和走向海外全球市場只要足夠大的話,都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我希望所有的品牌都活的好好的,同時也為汽車生態圈填出一點亮色,我們要美美與共,不要相愛相殺。
懂車帝:目前關于固態電池技術還是比較熱的,咱們這方面最新規劃是怎樣的?
高政浩:固態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分水嶺,我想等到固態電池技術真正可以到被上量產的時候,也是我們純電動新能源高速發展的另外一個階段。對于日產和東風都在進行固態技術的開發。日產已經宣布,我們會在2027年到2028年把固態電池技術導入到產品上。
東風在國內也有跟T3合作的固態電池技術,我想會越來越快,應該會在中國,可能會實現比全球更快的投入量產的使用。
懂車帝:您怎么看待目前智能電動汽車流量之爭?
高政浩:大家說新能源的未來是智能化,智能化過程中首先是先智能引入流量,沒有智能的宣傳,這個車,新車上市或者品牌露出也好,一定是沒有流量代入的。
可能現在的方向不是說你用不用,而是說你有沒有。客戶可以不用,但是你一定要有。這是我們客戶的態度,客戶的態度決定了主機廠的態度。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那么接下來我想,我們也好、東風日產也好,和其他的車企也好,都會非常快速地布局我們的智能化。
懂車帝:最近很多車企大佬下場直播,咱們有這樣的規劃嗎?
高政浩:確實是,這也是現在媒體的動向和新的方向,我們已經布置了,布置完了之后全民營銷,我們要培養自己的KOC,從公司高層到技術骨干到一線員工,我們會把這個模式和方向要做下去。我們也需要創造自己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