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整個汽車市場大浪淘沙的一年,不論是國產新能源品牌,還是合資燃油車,今年都是關鍵的一年。
針對A級合資燃油車的價格戰,尤其兇猛。
一個無法否認的現實是,在A級車市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水平和舒適性上早已遠超合資燃油車,今年進化到價格上的比拼,“電比油低”的口號異常響亮,A級合資燃油車的最后壁壘被攻破,生存空間被進一步蠶食。
近日,上汽榮威品牌宣布開始“榮卷風”放價大行動,旗下多款車型直降2萬元,預計投入超過50億元補貼跟進價格戰。
降價以后,榮威D7 DMH的起售價為10.58萬元起,成為10萬級長續航最強超混;榮威D7 EV的起售價為12.98萬元,直接擊穿純電B級轎車入門價。這也意味著,“電比油低”以外,B級比A級還要更強、更實惠。
此外,參與降價的車型還包括榮威i5、榮威iMAX8與榮威RX5 PLUS,這3款車型也直降2萬元。
以榮威為代表,國內傳統汽車品牌都在積極求變以應對這場激烈的市場競爭,并在新能源賽道上不遺余力地投入。實際上,這些傳統汽車品牌也正在成為推動國產自主崛起的一股力量。
被低估的上汽混動技術:兩大行業首創與“彎道超車”
雖然讓利了2萬元,但據榮威官方表示,作為自主品牌國家隊,此輪降價是基于“減價不減配”的原則,不以犧牲產品使用價值與用戶的總擁有成本來實現。
這得益于上汽多年的積累。一位銷售渠道人士曾向雷峰網表示,“上汽真正的優勢在于供應鏈管理,上汽至今仍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有著最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依托上汽集團,榮威在供應鏈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上所具有的優勢,是榮威加入價格戰的底氣來源。
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的競爭,榮威為了實現趕超,也必須積極跟進市場的降價節奏。
2023年11月,榮威官宣了D戰略,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產品序列D家族系列,產品開發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
榮威D7是基于D戰略推出的首款車型,因此上汽集團和榮威都拿出了看家本領——上汽集團耗費十年時間研發的DMH超級混動系統率先用在了榮威D7 DMH上。
提及混動系統,在國產品牌中,繞不開比亞迪的DM-i。2021年,比亞迪推出了第四代混動技術DM-i,以超越日系車的發動機熱效率以及油耗水平,打破日系車對混動技術的壟斷。
上汽的DMH超級混動,在技術路線上用實力致敬比亞迪DM-i,都是采用P1+P3的雙電機結構與串并聯模式,單檔直驅,發動機熱效率達43%,與比亞迪DM-i一致。
插混版日系車的動力性能普遍較差,百公里加速在10秒以上,搭載上汽DMH超級混動系統的榮威D7 DMH百公里加速為7.9秒,也接近比亞迪DM-i的表現。
與比亞迪DM-i所獲得的關注度相比,上汽的DMH超級混動系統要低調不少。
雖然與比亞迪采取了相同的技術路線,但是上汽DMH從致敬到超越,在DM-i的基礎上做出了屬于自己的創新,在性能表現和體驗上更為優化。
總結而言,DMH共有兩大行業首創。
第一,榮威D7 DMH的發動機和P1電機做到了同軸直驅。榮威D7 DMH的P1電機的轉子和發動機的輸出軸是在同一根軸上傳動,而比亞迪秦 DM-i的發動機與P1電機為平行軸布置,需要增加齒輪傳動。相比DM-i的結構,DMH的結構更精簡,傳動效率更高,帶來更平順的運行效果,NVH能提升10%以上。
第二,提出“能量域”的概念,采用行業首創的動力總成大腦PICU。依靠這個PICU大腦,DMH集成了五大系統的控制,包括電機、發動機、混動變速箱、空調熱管理和電池熱管理控制,節省了70%冗余組件,降低車內網絡負載和數據延遲,運算速度提升50%,進而使混動系統的動力響應速度由0.5秒提升至0.26秒,反應更為靈敏。
上汽歷時6年完成了PICU的開發,可以看作是在發動機領域的“彎道超車”。
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仇杰曾向雷峰網表示,PICU是DMH研發中最難并真正突破的事情,“發動機控制單元一直是三家跨國Tier 1獨大,到了混動以后,如果再不能把發動機的效率和整個混動系統融為一體進行同質、同一化的控制,上汽的效率再提高也很難。”
這些在技術上的創新,最終傳達給用戶的是更優的體驗:榮威D7 DMH的車內靜謐性更強,60公里等速噪聲能降低近12%;效率得到提升,作為B級車最新實測百公里油耗僅2.8L,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實測續航達1962km。
“BBA”策略:以B級車打A級車,用最低入門價橫向攻擊
去年發布D戰略時,榮威一并重新明確了自己的品牌定位——榮威要為中國最主流的人群提供高性價比、高品質的汽車,滿足國民用車需求。
榮威D7作為一款標準B級家用轎車, 除了空間更大以外,還在底盤與乘坐的舒適性上下功夫,將B級車的乘坐體驗帶給了A級車,真正做到了品質普及。
繼承德系合資品牌的經驗,上汽在底盤調教與操控上具有較深的積累,這也是上汽旗下品牌留給用戶的顯著印象。榮威D7也不例外,根據多位測評KOL評價,榮威D7的底盤質感不錯,更接近于德系汽車的水平。
另外, 榮威D7全系標配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可以有效減少前后排乘坐的顛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