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目前大趨勢確實是新能源電車當道,但有些東西不能裝作看不到啊。所以我把我這幾個月開車的經歷,以及一些小波折敘述一下,方便大家了解買車開車會經歷什么。

首先買車階段你會經歷什么?如果你以為全部經銷商的價格統一,那就錯了,哪怕是電車也是存在地域差別,有些車子價格在兩個地方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功課推薦大家做好。

而從剛開始到現在充電花了多少錢?我也做了個檢測,沒安裝私人充電樁之前都在商場或者室外的充電樁車站充電,收費標準根據峰值計算,沖過最便宜的1.15元,最貴的1.89元,充一次電50度左右,大概40-50分鐘左右,費用60-70元不等,服務費還沒算。

從第二個月開始就是家充了,我是四天一沖或者五天一沖的頻率,一個月電費滿打滿算不到兩百,還是比較OK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電車首年保險價格比較高,我是買了1.5W,第二年為首年的70%,只能說越往后越省,不過車越往后本來也就越不值錢。

敲黑板,重點來了,關于我開電車五個月的真實感受。我買的官方續航是526km,但是銷售建議車充電的時候只要到90%或者95%就差不多了,我每次都怕不夠都充到95%。充到95%顯示的續航是356km左右,其實打了將近七折的續航,遇到天冷的時候只能開300出頭公里,最后我們也總結了一下要節省用電的模式,一是空調,二是開車的速度,我之前一個開電車的朋友說,在高速上最好穩定在100邁就行了,這樣會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