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科技創新同行,向人類生命健康進發。4月10日,海爾生物醫療“助力生命科學發現與臨床應用”生命科學大會在上海舉行。會上,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前沿發展、生命科學高端裝備創新及產學研醫合作,眾多業內專家齊聚進行思想碰撞。海爾生物醫療同步發布生命科學戰略,以軟硬服一體化的EPS模式,服務生命科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創新向前。
產學研醫大咖齊聚 共話CGT發展新未來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細胞與基因治療迎來快速發展,為攻克疾病、提升生命健康帶來新的希望。現場專家們就CGT領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享,并探討了加快產學研醫合作對推動生命科學新工具創新、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重要意義。
大會開場致詞中,海爾生物醫療總經理劉占杰博士表示,隨著前沿生物技術與醫療技術的持續突破,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生命科學行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海爾生物醫療致力于做科學家的朋友,積極扛起科技創新主體責任,不斷為生命科學研究和醫學創新,提供更多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量的解決方案。
生物島實驗室黃埔學院院長 毛麗麗院長表示,要提高中國的科研成果轉化率,中間需要有懂企業、懂科學家、懂產業,能深入做對接和溝通的角色。作為我國首批省級實驗室,生物島實驗室專注“一械兩品”,創新“一體兩翼”發展模式。其打造的黃埔學院,聚焦作為科學家和企業家“超級聯系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形成科學家、企業家還有資本中臺,有效推動生命科學產業轉化。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生物島實驗室附屬醫院)副院長秦大江院長分享了細胞治療作為我國的戰略性資源,對疾病治療與康復保健的里程碑式作用,并提到細胞治療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研究的深入和核心技術的突破,希望聯動產研各方力量,以創新與融合力量形成百花齊放的產業發展格局。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細胞與基因治療分會副會長兼黨委書記、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吉美瑞生董事長左為教授從生物學到新藥研發,提出干細胞技術這一新型醫療手段的面世與發展,為攻克器官再生修復這一人類終極問題之一提供了新的發展可能與想象空間。左教授還提到,要推動干細胞治療研究的臨床轉化與應用,需要聯合企業與臨床一同推進全國范圍內的干細胞產業布局。
CGT的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離不開生物樣本庫提供的豐富資源支持。作為臨床治療和醫學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生物樣本庫是推動臨床醫學學科與診療技術創新的關鍵。會上,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秘書長、上海生物樣本庫執行主任張小燕提出生物樣本庫的建立為開展CGT前瞻性的臨床研究提供了豐富樣本資源與數據,希望高質量的生物樣本庫能搭建起醫院與企業樣本使用者之間的橋梁,以生物樣本資源與數據資產開啟新質生產力新紀元。
高端儀器引領 + 數智化抓手,海爾生物醫療升級一體化服務能力
先進的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礎條件,要實現生命科學儀器設備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離不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機制。 大會現場圍繞《生物樣本庫與細胞治療的發展與應用》這一主題開展了圓桌論壇,匯聚臨床端、科研端、企業端,圍繞細胞治療的前沿探索與需求及關鍵裝備的發展趨勢展開交流。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工融合研究中心主任丁悅表示,目前國家開始討論體細胞進入臨床的研究,從干細胞到體細胞,相信未來細胞治療的前景十分廣闊。細胞治療中,細胞質量很重要,區域標準化細胞庫可以為解決這個問題帶來思路。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生物樣本庫負責人戴蒙表示,瑞金醫院通過引進領先的樣本存儲系統,可以打通各環節收集樣本后,直接存儲到樣本庫的過程,完全避免了中間的人為運輸質控點。從中可以看到國內工業的生產能力及技術積累之后的爆發。
海爾生物醫療生物試劑超前研究專家董慶坤博士,在對話中首次提出從樣本存儲、樣本檢測、科研、臨床應用產業鏈全流程的服務方案。他表示海爾生物醫療將發揮創新紐帶作用,為生物醫藥研發端到臨床工業化端,提供全場景的設備、軟件平臺、試劑耗材支撐,促進細胞治療產業轉化。
從中國產品到中國方案,海爾生物醫療正在用他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描繪生命科學發展新的創新版圖與想象空間。在本次大會上,海爾生物醫療首席戰略官潘澤宇發布了海爾生物醫療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戰略與布局,表示海爾生物醫療將通過不斷加強高端儀器攻堅與數智化創新,為用戶打造軟硬服一體化方案,推動生命科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生命科學作為未來產業,已經成為引領產業升級和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作為科創企業,未來海爾生物醫療將立足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需求持續深耕,向“新”而行、以“智”提質,為生命科學發展和人類健康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