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萬人在線砍價卻未成功,到多品牌聯合維權,拼多多身上的負面消息,絕對是全網第一多。然而它蒸蒸日上的企業財報,卻和網絡評論形成了鮮明對比。僅2023年三季度,就實現了688億營收,同比增長高達94%。
這樣看來,消費者們的行為確實很割裂。白天在網上激情開麥,破口大罵;晚上卻躲在被窩里,悄咪咪下單買買買。拼多多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讓大家如此愛恨交織?一鍵三連,咱們今天就把這個問題嘮明白!

讓馬云做夢都沒想到的是,一家從2021年起才開始盈利的公司,居然能用不到三年的時間超越自己的阿里巴巴。2023年11月29日,絕對是中國電商史的歷史性時刻。拼多多的大盤市值突破1924億,階段性的跑贏了阿里巴巴,暫時成為了中國電商行業中的no.1。

然而和資本市場的輝煌相比,拼多多的網絡口碑實在是差到離譜。從“砍一刀”,到“僅退款”,它不僅把消費者們統統得罪完,甚至讓店鋪老板們集體罵娘。然而在流量時代,拼多多也真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句話:黑紅也是紅。
從2019年末開始,這個平臺就成了不少人的噩夢。不管是飯點,還是深夜,經常冷不丁就彈出消息。原本還以為有什么急事,結果打開一看全是七大姑、八大姨發來的砍一刀鏈接。
于是,不少人就被動下載了這個軟件,把自己化身成一只毫無靈魂的大砍刀。隨時隨地都準備打開拼多多,點擊鏈接。甚至還引發了不少社交事故:你都給你姨媽砍了一刀,為啥不給舅媽砍?都是老同學,你給他砍不給我砍,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還有位網友說,自己是大學生,媽媽一直告訴他不能在課堂上玩手機。可自從她下載了拼多多之后,就不分時間場合天天給自己發鏈接。一次網友說自己在上課,想著下課了再說。沒想到媽媽直接飆來60秒語音,說自己只差0.2分錢就成功了,讓自己立刻馬上來砍一刀!
這種全民瘋狂,很快就在大家的社交圈子中快速蔓延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拼多多幾乎占領了所有國人的手機。甚至一些智能機都用不熟練的農村大娘,都開始沉迷于網購,隔三差五發動周圍群眾幫自己砍價。

不過即便到了這個階段,還是有不少網友對拼多多持懷疑態度。畢竟一個靠病毒營銷而發家的公司,能做出什么成績?前期的紅包和低價商品,不過都是燒錢換用戶而已,一旦把資金消耗完,恐怕還是會關張大吉。
在種種質疑中,拼多多頑強的活了下來。而大家慢慢也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最近收到的砍價鏈接越來越少,但是家里的快遞可是越來越多。而且都不用開口問,肯定都是在拼多多上瘋狂剁手的結果。

原來,在第一波瘋狂助力結束之后,他們又搞起了新花樣:百億補貼。而這一波不僅吸引了許多中老年人的目光,甚至讓始終持觀望態度的年輕消費者紛紛動心,并且一步步成為了拼多多的鐵桿粉絲。
要知道,在拼多多成立之初,實際上是撿了淘寶平臺的一個大漏。當時的馬云大手一揮,想在電商行業玩一把高端局,于是直接在平臺上清退了一大批小賣家。這些店鋪都有共同的特點:既沒有品牌背書,單價又低。

在被淘寶拒之門外之后,這些店鋪小老板就必須要尋求新的出路。很快,他們就把目光放在了剛成立的拼多多身上。我不嫌你low,你也別嫌棄我年輕;同病相憐的兩撥人就這樣被命運交織在了一起。
一開始,這些小店鋪確實吸引到了許多消費者。甚至一些沒有上網習慣的中老年人也加入了網購大軍,畢竟這些商品多半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單價還低。隨便買一買,都能享受到購物的快樂。

但是一些年輕消費者卻不這么想,在他們的概念里,拼多多就是一個充滿了“三無產品”的野雞平臺。上面售賣的除了假冒偽劣,就是兩元店同款。他們在網購時還是會選擇淘寶京東,對拼多多連看都懶得看。
而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來說,想要做大做強,就不能放棄年輕人這塊市場。于是拼多多一拍腦門,搞出了“百億補貼”計劃,他們一邊承諾假一賠十;一邊又拉來中國人壽做背書。在低價和保真雙重誘惑下,不少年輕的消費者也開始動搖:不然,咱們也在拼多多上買點東西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