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2024年一季度已落下帷幕,但春意猶存。
回顧這三個月,國內汽車市場延續了去年的價格戰,競爭激烈風云變幻,然而奇瑞集團不但延續了增長態勢,而且增速超車市大盤增速,拿下一季度“開門紅”。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量529,604輛,同比增長60.3%,遠超行業增速(13.1%)。另外,在前兩個月,奇瑞集團的增速(69.5%)同樣遠超行業增速(17.0%);值得一提的是,其還在2月重回巔峰,以143,155輛的銷量奪得了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第一。
同樣來自官方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比亞迪同比增長13.4%;長安汽車同比增長13.9%;吉利汽車同比增長49%;長城汽車同比增長25.11%。可以看出,從增速角度來看,奇瑞的一季度已經處于自主五強里面領先地位。
那么,奇瑞一季度銷量的增速實現行業近六倍增長,是如何做到的?或許來自兩大方面,一方面,奇瑞早早就布局了海外市場,出口為其帶來第二增長曲線;另一方面,得益于技術沉淀,奇瑞新能源轉型正在加速。
一、出海拉動第二增長曲線
對于奇瑞而言,海外市場已不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成長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塊,并足以與國內市場分庭抗禮。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奇瑞集團累計出口汽車253,418輛,在其整體銷量中占比達到47.9%。截至目前,奇瑞集團已將產品出口到海外80余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全球汽車用戶超過1300萬,其中海外用戶占比超四分之一,達到335萬。
眼下,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到出海的行列,出海一度成為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中國汽車出口行業也在屢刷佳績。
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行業迎來重大突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根據中汽協統計的數據,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其中,乘用車出口414萬輛,同比增長63.7%。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奇瑞集團年出口汽車937,148輛,同比增長101.1%。
乘著出海的東風,奇瑞占盡了“先發優勢”,出口量首屈一指。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乘用車出口68.6萬輛,同比增長31.5%,其中奇瑞占比為24.6%,占比繼續擴大。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向海外出口整車的車企,奇瑞早在2001年就向中東出口了第一批汽車,現已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出海驕人成績的背后,是奇瑞的全球化戰略布局。成立27年,奇瑞已經布局了包括北美、歐洲、上海等8大研發中心在內的全球研發體系。研發體系之下,奇瑞做起了“全球車”,聚焦全球用戶的用車需求,達成全球極限環境工況的驗證,截至目前,累計申請專利29000多件,累計授權18000多件,其中發明授權專利32%,位居行業前列。
何以“全球車”?簡言之,全球標準,全球適配。奇瑞全球標準和全球適配體現在產品質量上,據J.D.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奇瑞獲中國自主品牌新車質量第一。
奇瑞多年的布局迎來開花結果,全球化戰略成效開始顯現。就2023年成績來看,奇瑞瑞虎拿下中國品牌燃油SUV全球銷量冠軍,奇瑞汽車摘得“中國SUV全球銷量冠軍車企”稱號。
不管是海外,還是國內,奇瑞最趁手的兵器還是“技術”。它成立于1997年,從中國汽車最薄弱的環節-造發動機做起。如今,電動化趨勢下,奇瑞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已經構建了純電、插混、增程、氫能等多元主流技術發展路線,形成奇瑞、星途、捷途、iCAR 為核心的品牌矩陣。
二、技術奇瑞,加速新能源轉型
盡管奇瑞已經在海外扎根,但國內市場依舊是其主戰場。回到國內市場,新能源車市場漲勢依舊高于車市大盤,其增量空間巨大,不可忽略。
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0.9萬輛,同比增長29.5%,環比增長82.5%,同時月度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經提升至41.6%,創歷史新高。
奇瑞也注意到新能源市場的迅猛勢頭,在去年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直言,2024年奇瑞將不會再客氣,一定會進入全國新能源汽車排名的頭部。
奇瑞這一目標的底氣,來自其在技術領域27年的沉淀。在此目標下,奇瑞在新能源領域快速上新,混動產品風云A8、瑤光C-DM接連上市,純電動產品iCAR 03、智界S7相繼交付。隨著產品上新,奇瑞“混動+純電”的產品矩陣得以豐富,為用戶提供多樣性的選擇。
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努力,直接反映在銷量上。即便是價格戰升級,一季度,奇瑞集團新能源增長翻了一番,新能源汽車銷售60,133輛,同比增長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