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堅守底線,堅持長期主義,發揮長板,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
“長城汽車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要創造社會價值,如果都虧損經營,長期是堅持不住的。”
“現在我們還不是網紅,我們的流量還很少,我們爭取做一個有質量的網紅。”
日前,在長城汽車年度股東大會現場交流會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這一番務實、坦誠的真心話,在社交平臺被廣泛傳播,不僅讓長城汽車再次出圈,也給當下浮夸的汽車圈中樹立了行業標桿,更讓整個品牌變得更加有信賴感和更加具有親和力。
發揮長板優勢,堅守底線思維、長期主義
進入2024年,價格戰依然是車市得分主旋律,甚至比2023年還更慘烈。
雖說價格戰確實能夠在短時間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帶來銷量層面的提升,但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車企來說,價格戰都絕非長久之計。
最直觀的是,面對愈發激烈的價格戰,各家車企的財報數據都相當難看,但長城汽車的業績卻創同期新高。
過去一年,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732億元,同比增長26.12%,創下歷史新高;凈利潤70.23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48.34億元,同比增長7.98%;海外營收536億元,同比增長100%;總資產達到2012.70億元,同比增長8.59%。
并且,長城汽車在2024年第一季度還延續了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428.6億元,同比增長47.6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32.2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7倍,創下歷史同期的營收和盈利新高。
那么,長城汽車是如何做到的呢?魏建軍給出了解答——“發揮我們的長板,長板就是皮卡、坦克,還有出口。”
眾所周知,長城汽車在SUV和皮卡車市場深耕多年,以至于提到“SUV、越野、皮卡”,就不得不提起長城汽車。
以坦克品牌為例,坦克品牌40萬保有用戶,2023年細分市場55%市占率;至于長城皮卡,連續26年銷量第一,全球累計銷量突破258萬輛,是唯一進入“200萬俱樂部”的中國皮卡品牌。
魏建軍表示,從大的原則上,長城汽車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堅守底線思維,長期主義,發揮長板。要追求有質量的市場,現在汽車產業確實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2023年電動車行業虧損是增大的。長城汽車有所為有所不為,虧損特別嚴重的就適度地少銷售,不虧或者是微虧或者是利潤比較高的就大力推廣。長城汽車將堅持長期主義發展戰略,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并在行業虧損中堅守合規底線,創造社會價值。
“假如說都是虧損的,長期看是堅持不住的,必須有自己的造血能力,所以我們要建立長期主義,更加長遠地去看。”同時,魏建軍還預測未來三年汽車行業的競爭強度并不會減小,而要挺過未來三年的競爭,就需要發揮長板,用長期主義來經營企業,而不是“失血式內卷”。
穩扎穩打、腳踏實地是長城汽車一直以來的發展主張,而“有所為有所不為”“追求高質量市場占有率”的策略,又讓長城汽車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中,能夠從容而堅定,從而不斷釋放勢能。
穩中求變 打造前、中、后的3.0聯動模式
新能源汽車時代就是變革的大時代,無論是營銷方式,還是渠道布局、宣傳方法,都主打一個“變”字。堅守長期主義不動搖的同時,長城汽車應時代而變。
在股東大會上,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特地介紹了長城汽車的組織模式3.0的深化,他表示:“在2023年初,我們對外公布提出了小前臺、大中臺和強后臺的3.0的模式構架,但是這一次我們在前一次的組織上進行了一些調整。”
“中臺這一次擴充了七個,對于七個中臺里面重點強化的是全球化的商品管理中臺,是對全球整個的品類品牌以及產品的型譜進行本地,國內以及各地適應化的開發和研發工作。”
“一個最主要的中臺是傳播,主要結合國內和國外整體的傳播資源,進行統一匯總,三橫三縱。”立志打造新媒體和官方終端經銷商的推廣矩陣。
此外,長城汽車還成立了“長城智選”的直營模式,并與長城的經銷商形成“雙銷”體系,以補充長城汽車的網絡布局。
構建長城智選的初衷很簡單。“讓我們的產品與消費者直接鏈接、讓工程師和用戶直接鏈接,再讓工程師和產品產生正向的循環增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說,“長城一直在持續不斷地向用戶傳遞價值,以用戶為中心。”
魏建軍則更是直言不諱:“我們的渠道質量和競爭力不是太好,近兩年經銷商關店很多,經銷商也缺乏投資信心。另外,長城的產品檔次提升了,經銷商還沒有適應賣30萬元車的能力,過去一年也驗證了這個問題。隨著品牌向上、車型提升,我們得解決如何能跟更高檔次的用戶打交道,必須建立這樣的能力。目前長城智選布局了19城33個店,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按照規劃,長城智選將迅速覆蓋二三線城市,今年二季度擬有100家以上零售中心開業,到年底為200家以上,目標是覆蓋重點區域的新能源市場。這些零售中心銷售坦克、魏牌兩大品牌的產品,包含坦克300、400、500、700系列及魏牌藍山、高山等。
由此來看,面對變革大時代,長城汽車積極應對國內外市場的不確定性——自上而下、由內及外的進行“自我革命”。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是長城汽車成熟的一種表現。
加速推進“生態出海” 挑戰50萬出口目標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從2021年起,中國汽車整車出口迎來強勢增長,到2023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而進入2024年,中國汽車出海勢頭繼續猛漲,并呈現出口增速大于內銷的特點。數據顯示,1-4月,汽車國內銷量725.2萬輛,同比增長5.6%;汽車出口182.7萬輛,同比增長33.4%。
作為中國汽車出海的主力軍之一,長城汽車2023年海外年銷售31.4萬輛,同比增長82.37%。2024年,新的目標是保40萬輛,挑戰50萬輛。
對此,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海外業務總負責人史青科進行了任務分解:哈弗品牌作為大盤,目標銷售30余萬輛;皮卡為6萬輛;坦克品牌為5萬至6萬輛;至于魏和歐拉在海外的重點市場也將同步發力。
除了強勁的產品力和產品矩陣布局之外,長城汽車還在不斷推進“生態出海”,聚焦產能在地化、經營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應鏈安全化的“國際新四化”,推動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
據長城汽車首席技術官王遠力介紹,長城汽車正準備在歐洲建立第二個造型中心,以進一步擴展其全球影響力。
總結:
盡管當下汽車行業各種“金句”、網紅車層出不窮,但正如魏建軍所說:“造車就是一場馬拉松”。隨著消費者愈發成熟、理性,汽車行業終歸會回歸造車本質——給消費者帶來更好、更舒適的價值體驗。
顯而易見,長城汽車不僅深諳其道,而且你還能強烈地感受到,在“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取舍”戰略之下,長城汽車正逐漸成為這個大變革時代下,獨一無二的樣本。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城汽車的未來只會更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