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則“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已成立合資公司安滴科技,首款L4無人駕駛量產車已進入開發實質階段”的新聞引發行業和輿論廣泛關注。雙方投資4.2億元,意圖通過B端市場的深耕細作,打破L4規模化商業應用的瓶頸,實現無人駕駛商業閉環的真正貫通。

掘金“無人區”,埃安率先推動L4商用
針對L4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路徑,市場上存在著多種嘗試,其中不乏華為、百度、谷歌waymore等科技企業,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入局L4無人駕駛的企業還停留在研發或炒作階段,最終因為應用規模不足,逐漸淡出大眾視野。
有專家認為,受L4的技術成熟度和高昂的成本限制,短期內難以廣泛應用于私人車主市場,而在封閉園區、高速道路等特定場景下的B端共享出行領域,因其路況相對簡單且可控,L4無人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優勢得以顯現,其更高的運營效率和更優的成本效益,或許將成為推動L4技術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突破口。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在電動車百人會上強調,無人駕駛最適宜的應用場景恰恰是在共享出行領域,并預測無人駕駛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力量。權威機構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亦佐證了這一點,預計至2030年,Robotaxi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以上。在這場L4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角逐中,廣汽埃安率先與滴滴自動駕駛聯手,探索出行業首個L4商業化路線。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
打造行業首個L4商業生態,開拓無人駕駛新時代
廣汽埃安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實力,擁有深厚智駕技術積累,而滴滴自動駕駛擁有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能力及廣泛的共享出行場景。雙方的戰略合作,以自動駕駛技術和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雙重優勢為基礎,讓外界充滿期待。

(左:滴滴自動駕駛COO、安滴科技董事孟醒 右: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安滴科技董事長張雄)
據公報顯示,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已進入開發實質階段。新車將基于廣汽埃安AEP3.0高端純電專屬平臺,整合了星靈高端電子電氣架構以及多融合感知自動駕駛量產技術,將充分發揮廣汽埃安在ICV和生產制造方面的優勢,有效降低硬件造價成本、保證生產品質。同時,該車型還引入滴滴自動駕駛的L4城市泛化引擎和全套軟硬件解決方案,借助滴滴在算法和系統集成上的深厚積淀,打造出適應無人出行服務的最優系統配置。這款車型還計劃于2025年投入量產,并在生命周期內計劃生產10萬臺,全面適配滴滴無人運維平臺慧桔港,通過混合派單的方式接入滴滴出行網絡,形成高效的商業模式,顯著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