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X86 CPU性能如何? 筆記本電腦祖師爺為啥退出江湖? 看完此文就明白了
25、清華同方
清華同方和機械革命一樣,都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清華同方的發力點在信創筆記本。
信創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長期以來,國家政務使用的都是國外軟硬件,由此存在諸多安全風險。說直白點,windows不開源,一顆CPU有上百億晶體管,,誰知道這些軟硬件里面有沒有后門?信創的目標就是實現基礎硬件、操作系統、關鍵應用的國產替代。

清華同方超銳TZ611-V3筆記本,采用兆芯處理器。
國產的X86微處理器只有兩家公司:兆芯和海光。
兆芯是2013年成立的國資控股公司,2020年以17.2億收購威盛電子(VIA)x86技術及專利。(VIA的X86技術來源于收購美國cyrix公司,站長記得,1995年,當時人們猜測,英特爾繼286、386、486之后,會不會是586處理器?結果,英特爾沒有586,而重新命名為“奔騰”,cyrix公司則推出了一款“5x86”處理器,頻率100MHz,大概接近于奔騰/75的水平。)

另外一家海光,2016年以2.93億美元獲得ZEN架構(一代)授權,當時AMD瀕臨破產,著急要錢救命,才讓海光撿便了個大便宜。
在國產X86處理器中,海光暫時領先(和兆芯兩個人的比賽)。海光產品分為7000/5000/3000 三個系列,7000系列16~32核心,5000系列8~16核心,3000系列4~8核心。
那么,目前最先進的國產處理器性能如何?
衡量一款處理器是否先進,不是看能堆多少個核心,最重要的是制程和架構。因此我們沒必要用32核心的海光7390,也找不到相關測試,從架構分析肯定是落后于同樣32核心線程撕裂者2990WX。
用cinebench對比:
海光C86 3250(8核/16線程,2.8~3.0GHz 功耗90W):R23=6800分
銳龍R7-1700X(8核/16線程,3.4~3.8GHz ):R23=8805分
銳龍R5-1600X(6核/12線程,3.6~4GHz ):R23=6470
從R23測試結果看,海光C86 3250處理器略高于R5-1600X,八核的CPU,多核能力卻僅小幅領先于同架構的六核心,主要原因在于頻率較低,超線程能力不太給力。
在2019年6月,AMD 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接受媒體采訪時證實,不會進一步對 (海光) 授權 x86 IP。即:ZEN2、ZEN3、ZEN4的技術都與海光無緣。那么“萬一海光愿意花高價呢?”也是不行的,不是AMD不愛錢,是“被迫遵守美國法規”。
海光也沒閑著,奮起直追,據最新資料,通過自主研發已經擁有了“ZEN2級別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