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理想汽車發布全員公告,宣布對矩陣型組織進行升級,涉及多個部門組織架構調整。這也是繼3月21日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發布內部反思信認錯后,理想汽車迎來的實質性進展。
上述報道指出,此次組織變動主要集中在理想汽車的CEO辦公室部門,從原有涵蓋品牌部、產品部、商業部、戰略部、供應部的部門變更為“產品與戰略群組”。這一部門變更后將弱化供應鏈和商業銷售職能,轉而聚焦于產品與戰略,同時不再向李想匯報。調整后,產品與戰略群組將設立“產品線”部門和“質量運營”部門。其中,產品線由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負責,主管理想車型的全生命周期操盤;而產品高級副總裁范皓宇原管轄的產品部的車型PDT團隊也挪入該部門。另外,在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之下,理想汽車新設立GTM(Go to Market)團隊,負責協同新產品上市操盤計劃的落地,為市場結果負責。
針對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理想汽車向《界面新聞》表示,進行矩陣型組織2.0升級屬實,“此次調整將著重解決價值傳遞鏈條過長的問題,避免讓過于復雜的流程降低決策質量和決策效率。同時這次組織升級是3月21日李想發布內部信后高效快速地改錯落地。”
3月21日,李想在內部發布全員信,對理想MEGA的節奏問題以及銷量問題進行反思,同時對產品經營、經銷商、充電網絡布局以及銷量預期等也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在內部信中,李想承認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出現了誤判,并指出:“我們錯誤地把MEGA的從0到1階段(商業驗證期),當成了從1到10階段(高速發展期)進行經營”,導致銷售團隊大幅減少了對L系列的精力,影響了主力車型理想L8的服務與銷售。為此,李想提出降低對銷量的過分關注,回歸健康的增長,重點關注用戶價值和經營效率的提升。
同一日,理想汽車發布公告,由于銷售訂單不及預期,宣布下調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預期,從10.0-10.3萬輛降低至7.6-7.8萬輛,整體下調2.4-2.2萬輛。3月26日,理想汽車停止固定每周二發布周銷量數據的行為。市場認為,這一行為的改變可能是受理想MEGA失利后以及理想汽車的決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