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芷瑩是一名舞蹈老師,2023年,她結識了一名來自吳涇的學員,得知吳涇是個好地方。后續(xù),一次訪友契機,她仔細“考察”了新黃浦筑夢城吳涇租賃社區(qū),便在此安家落戶。她和吳涇的故事也就此展開——
武芷瑩,北京舞蹈學院認證教師,專攻古典舞、民間舞。曾多次參加上海市大學生電視節(jié)、next queen演唱會、東方衛(wèi)視《與星共舞》等大型節(jié)目錄制。指導的參賽作品多次獲金獎、銀獎,本人多次獲“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
“我喜歡吳涇,住在這里有家的感覺。”芷瑩眼中閃爍著真摯的光芒,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為什么會選擇來吳涇安家。“2023年,我在做閔行區(qū)舞蹈特色課程指派教師的時候,認識了一名來自吳涇的學員。她告訴我,吳涇是個好地方,那里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濃厚,很有藝術氣息,人人都愛跳舞,而且對小動物也很友好……”
雖然此前從未到過吳涇,卻被“藝術氣息”和“寵物友好”吸引住了,當即心生向往。正巧,芷瑩的一位朋友就住在新黃浦筑夢城吳涇租賃社區(qū)。借著訪友之機,她仔細“考察”了一番——小區(qū)鬧中取靜,環(huán)境優(yōu)美,配套齊全,交通也十分便利……一切都符合芷瑩對居住地的想象,她當即做出決定:選擇吳涇做自己的生活區(qū)。
12歲開始就讀于沈陽音樂學院舞蹈系中國舞專業(yè),17歲考入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畢業(yè)后留在上海從事舞蹈教育工作,一年前選擇在吳涇安居,武芷瑩的每一步都走得無比堅定。
從小便對藝術有廣泛的興趣,無論是聲樂、鋼琴、繪畫還是舞蹈,她都曾嘗試過,但最終融入到生命里的還是舞蹈。“記憶中,每到逢年過節(jié),部隊里總會舉辦文藝演出,文工團的叔叔阿姨會帶來精彩的演出。”出生軍人家庭的她回憶起自己的藝術啟蒙時這樣說。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掰腿、開胯、下腰、踢腿,一練就是數(shù)小時,她從不叫苦。她說:越深入學習下去,就越能感受到中國舞的韻和中國藝術的美。
“古典舞在我心里是很神圣的存在。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魂,漫長的古典舞史,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的縮影。”芷瑩介紹說,中國舞源遠流長,從周朝開始,每個朝代都有代表性的經典舞蹈,如漢代有趙飛燕的掌上舞,唐代有楊貴妃的《霓裳羽衣曲》……20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舞蹈學院融合古今中外的舞蹈元素,提煉出了集大成的中國古典舞,韻律中完美體現(xiàn)了中國式審美及韻味,比如“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比如“以圓為美”……
而說起民族民間舞,芷瑩也有自己的理解,每一種民族民間舞都代表著當?shù)氐娘L俗文化,每學習掌握一個民族民間舞,就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了當?shù)厝嗣竦纳顮顟B(tài),讓人仿佛經歷了一場精彩的旅行。“舞蹈即生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比起在舞臺上做一個跳躍的舞者,我更愿意選擇做一名舞蹈老師,通過教學把美好傳達給大家,讓不同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我們中國文化的魅力。”
在吳涇生活了近一年后,武芷瑩決定徹底融入這個充滿活力的地方,在這里開啟自己的事業(yè),因為她發(fā)現(xiàn),吳涇不僅宜居,還宜業(yè)。
“第一次來吳涇時,我就被這里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震撼住了。一輛輛卡車運載著建筑材料在我身旁呼嘯而過,工人們在腳手架上專注地施工,耳邊傳來機器的轟鳴聲……我仿佛看到一幅美麗的未來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當即就決定搬過來,加入到這如火如荼的發(fā)展中。”
在吳涇的日子里,芷瑩結識了許多熱情可愛的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共同在吳涇這片熱土上譜寫著各自的夢想。在他們身上,芷瑩汲取了無盡的力量,她也決定利用自身所長,在社區(qū)開設舞蹈課。
今年5月,芷瑩特別針對新黃浦筑夢城小區(qū)設計的“成年人的舞蹈課”如期開課。“我希望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帶領大家舒經活絡、打通氣息,改善身體健康狀況。今后我會定期開設不同主題和不同特色舞段的舞蹈課,讓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們得到鍛煉,讓小區(qū)里的全職媽媽們和退休在家的叔叔阿姨們豐富生活。”
芷瑩還計劃在吳涇推出舞動療愈和生命能量療愈課程。“生命能量療愈是一種潛意識療愈。如今人們普遍面臨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問題,我希望吳涇的居民能多一種放松身心的途徑。”芷瑩說,“對于喜愛舞蹈、渴望學習舞蹈的人來說,何時開始都不算晚。不要因膽怯而錯失你與舞蹈的緣份,希望大家松弛且專注地走在舞蹈的路上,在吳涇舞動‘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