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付樂 北京報道
近日,一小貸公司股權發生了變更。
3月21日,廣州地方金融管理局同意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將持有廣州歡聚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歡聚小貸”)的100%股權轉讓給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
這也意味著,網絡小貸牌照被快手收入囊中。
另在3月27日,廣州地方金融管理局同意批復歡聚小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
4月2日,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拿到小貸牌照以后,預計快手將進軍消費金融類業務,參照互聯網流量巨頭們的既有路徑,將其包裝為快手分期等貸款產品或是快手月付等信用支付類產品,從而在金融領域謀求更大的規模增長。
悄然收購
根據公告,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將持有歡聚小貸的100%股權轉讓給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轉讓后,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歡聚小貸的100%股權,成為歡聚小貸的主發起人。
此次交易中,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歡聚時代母公司,歡聚時代于2012年11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旗下業務覆蓋直播、短視頻、游戲等領域,核心產品有互動直播品牌“YY直播”。
企查查顯示,歡聚小貸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冊資本在2018年達到10億元,去年2月減至5億元。歡聚小貸曾是YY信用的運營主體,YY信用是一家消費金融平臺,為YY各類場景下的用戶提供YY信用、借唄、主播貸、消費分期等產品。
通過股權穿透,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為快手科技。
可以說,快手間接獲得了一張網絡小貸牌照。
記者發現,快手APP“我的錢包”上線的借錢產品,平臺為洋錢罐等機構做了導流。例如,點擊“立即申請”,顯示洋錢罐最高可借20萬元,年化利率7.2%起,限時領最長30天免息。
快手的借錢業務并未直接涉及風險控制和貸款發放,而是采取導流模式。快手在其平臺上展示第三方機構的貸款產品,并引導有需求的用戶向機構申請貸款。用戶提交手機號、補充信息等,由合作的機構負責信用評估、審批及放款環節。
作為短視頻平臺,快手擁有巨大的流量基礎,利用網絡小貸牌照,快手或涉足風控和直接放貸等業務,通過自營、聯合貸款、助貸等方式合規開展消費貸業務。
記者在“快手小店”中購買時商品發現,支付方式包括跳轉微信支付、銀行卡支付、支付寶支付、信用卡分期,尚未有先享后付等產品。
快手招聘官網可查詢到,快手近日在金融相關領域投放了產品運營經理(金融行業)崗位、金融行業銷售崗位,上線時間分別為4月3日、3月27日。其中,產品運營經理崗位要求包括“針對金融信貸類產品下不同獲客模式去探索客戶消耗增長點”“圍繞金融行業規劃和推進廣告商業化運營工作”等。
總收入同比增長20.5%
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快手2023年總收入達1134.7億元,同比增長20.5%,經調整利潤凈額為103億元。
憑借“短視頻+直播模式”,快手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老鐵經濟”,通過私域流量運營,把內容和電商相結合。
根據財報,快手2023年四季度電商業務GMV同比增長29.3%,達到4039億元,電商月付費用戶平均數創新高,突破1.3億,全年GMV規模達1.18萬億。
多家媒體報道,快手相關高管曾在2023年公開披露,快手APP上每周看財經相關內容的用戶高達1.6億次,其金融廣告轉化率是一般用戶的19倍。
作為短視頻平臺,快手有較強的流量優勢和內容變現能力,其推薦算法能夠較為精準地匹配用戶興趣,使得創作內容更易觸達目標受眾,提高轉化率。
“快手的用戶規模大、黏性較高,本身做導流業務有一定基礎。流量便是其優勢。”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助貸業務的優勢在于多年積累,對行業玩法更了解,場景平臺有用戶、有資金,更容易做大。
消費信貸市場競爭中,早期進入市場的消費信貸平臺往往具備先發優勢,通過積累用戶和建立用戶忠誠度建立壁壘。當用戶獲取了足夠的額度,轉向其他平臺的動力將會變小。因為用戶的授信是有上限的,一旦用戶在多個平臺上獲得消費信貸,就可能引發“共債問題”。
蘇筱芮認為,作為短視頻巨頭,快手的流量優勢僅次于抖音等平臺,且快手小店等B端商業已日益成熟。從客群類型來看,快手的客群相對下沉,而這部分人群恰恰是小貸在金融領域所對應的長尾客群,在客群定位及客群需求挖掘上具有潛力。
在行業優質投資標的稀缺的情況下,快手因其龐大 的用戶基數和流量優勢,在開展金融業務方面具備潛力。不過,所謂的“平臺用戶資質相對下沉”,意味著快手的用戶群體中可能包含較多低收入、低信用評級用戶或征信白戶,這部分群體或許存在更高的金融違約風險。因此,在開展小貸業務時,快手的風控、資產質量管理等或將成為挑戰。
“基于快手的金融基因較為欠缺,后續建議其以合規為本,充分借鑒其他流量巨頭在金融領域收到的罰單通報等線索,避免重蹈覆轍。”蘇筱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