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大屏幕
10年前,4.3寸還能被稱為“大屏手機”,后來4.3寸就變成了“小屏”,如今小米14的6.36寸更是小屏,再往后,6.5寸也有可能被劃入“小屏”一類,隨著手機屏幕的不斷變大,小米14在一眾“巨無霸”面前,就像是一只小可愛的小貓。
屏幕越大,握感就越差,這違背了手機“便攜性”的初衷。
2.更重的機體
硬件堆積的結果,就是機身變得越來越薄,傳感器越來越多,芯片也越來越多,芯片也越來越多,電池也越來越大,材料也越來越好。
因此,手機不是變大就是變薄,而是違背了它的“便攜性”。
比率參數:
1.處理程序
與手機的紙面數據相比,實際體驗的提升并不算太大。驍龍8Gen3是個不錯的選擇,但8Gen2也不錯,8Gen1+也能用。
2.圖像
一億像素就算了,我們要的是效果,像素這種東西,只能騙騙那些小白,覺得越大越好,越賺錢。
3.充能
還有,120 W的充電器,你們米家的120 W,肯定比不上綠廠的100 W。
4.4500紐特亮度
至于4500尼特的亮度,那就得看效果了,銷售人員說這輛車能開到兩百公里每小時,但你敢不敢開兩百公里每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