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百度和谷歌的那些事兒。相信很多人對百度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尤其是它滿屏的醫療廣告,簡直讓人避之不及。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曾經有一個叫谷歌的搜索引擎也來過中國,只可惜最后黯然退出了。那么,谷歌為什么要離開?14年之后的今天,兩家的市值大概有多少呢?

谷歌中國"出師未捷"
2006年的時候,谷歌滿懷夢想地殺入了中國市場,成立了谷歌中國分公司。那時候的谷歌可謂是意氣風發,覺得自己在全球都所向披靡,在中國市場也能大展拳腳。
但現實很快給了谷歌當頭一棒,短短4年時間,谷歌就被迫斬斷了在中國的業務,黯然退出了中國市場。
這是為什么呢?說到底還是谷歌一開始就沒搞明白,中國和歐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市場。我們在互聯網的使用習慣、對隱私的態度、對搜索結果的期待都和老外大相徑庭。

比如美國人可能喜歡直來直去,搜索什么就給什么,但中國人更喜歡點到為止,你得懂他想要什么。這些文化差異,谷歌壓根沒放在心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硅谷來的高科技公司。
再說谷歌中國的一把手李開復,這哥們是不是有點背?別的不說,就說他主政谷歌中國的那幾年,谷歌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雖然不能都怪到他頭上,但當領導總要擔點責吧?還有就是谷歌死活不愿意按照我國政府的要求對搜索結果進行篩選。你說你一個外國公司,又不是來做慈善的,在人家國家賺人家的錢,咋還這么清高呢?

最要命的是,百度那時候正如日中天,一個勁兒地喊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風頭正勁得很。相比之下,谷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簡直就是個零頭。硬碰硬,谷歌哪里斗得過百度啊。
拍拍屁股走人
這事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谷歌公司突然宣布,他們遭到了黑客的攻擊。這可把谷歌惹毛了,他們跟咱們政府攤牌,要求取消對搜索內容的審查,不然就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其實,谷歌內部對這事也有不同意見。總裁施密特就不贊成退出中國,畢竟中國這么大一個市場,哪有說撤就撤的道理。
但是,谷歌那兩位工程師出身的聯合創始人可不這么想,他們對內容安全審查不滿意,寧可放棄中國市場也不愿妥協。

最后,谷歌還是咬咬牙關閉了中國版的搜索服務,把用戶都重定向到了香港的網站。你別說,這一招還真是奏效,因為當時香港的服務器不受大陸管理,可以提供未經過濾的搜索結果。
這事在中國互聯網圈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對谷歌不服從審查的做法表示惋惜,覺得這是在向網絡安全發起挑戰。但也有很多網民對逼走谷歌的做法表示不滿,在網上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口誅筆伐。
不過,后來爆出的斯諾登事件揭露,美國政府其實也在監控谷歌的服務器,這讓谷歌董事長施密特都忍不住批評FBI了。這事也引發了人們對政府互聯網監管底線的討論。

2018年,一部叫《網絡清道夫》的紀錄片就揭露了谷歌依據美國法律制定的互聯網監管機制存在的種種問題。
谷歌雖然把搜索服務轉移到了香港,但在中國大陸的日子也不好過。幾年下來,隨著谷歌逐步強制加密所有服務,中國網民使用谷歌的體驗越來越糟。
不僅是搜索,連Gmail等其他服務也經常抽風。谷歌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份額,從2009年退出前的17.5%,一路跌到2013年的2%。
它另一邊還要承受來自國際社會的口誅筆伐。2009年,谷歌還因為"低俗"被有關部門罰了一大筆錢。那時候,連《人民日報》這樣的大報都發文批評谷歌,說它違背了"不作惡"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