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圈的風云變幻,簡直跟十年前手機行業逆襲好萊塢大片似的!當年國產手機普遍定位千元檔,旗艦機型也就勉強摸到2500元左右天花板,3000元以上價位,國產手機基本被消費者打入冷宮。轉折點出現在華為Mate7,硬生生打開了消費者的心理枷鎖,讓國產手機也能賣到3000元以上,華為就此破冰而出。
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那可是一路凱歌,從3000元價位站穩,再到5000元價位與蘋果一決雌雄,特別是華為巔峰時期,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國產手機能跟iPhone平分秋色,簡直驚掉了一地下巴!
汽車行業這出戲也同樣精彩,以前30萬以上的豪車市場,妥妥被BBA三大豪門把控,消費者一聽到30萬以上預算,腦海里蹦出的全是進口貨,國產車那會兒幾乎無立足之地。直到理想汽車橫空出世,硬是在30萬以上價位闖出一番天地,雖然50萬以上的市場暫時沒能動搖BBA根基,但問界M9的到來讓劇情反轉。
華為聯手賽力斯推出的問界M9剛出道沒幾個月,大訂單就輕松越過6萬大關,勢頭猛烈得像一頭脫韁野馬,參照去年50萬以上車型的銷冠寶馬X5,問界M9今年超車幾乎板上釘釘。更有意思的是,問界M9的頂級配置版本備受追捧,訂單占比高達80%以上,堪稱里程碑式的突破!
按照這個節奏,不出五年,30萬以上的國產豪車將成為街頭常態,甚至50萬以上的市場,國產車也能占據半邊天,比現在的國產手機統治力還要牛掰!為啥這么說?因為在智能手機領域,iPhone有iOS和自家A系列芯片這兩座大山,而汽車領域,BBA在電動化和智能化賽道上并沒有固若金湯的優勢。當下BBA在中國一年的收入加起來可是逼近萬億,豪車利潤極高,這意味著國產車有機會爭奪千億級別的利潤空間,如果按照20倍市盈率估算,這將是一個2萬億市值的巨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