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為發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營收重回7000億,非常給力,這事必須得重點說說。
我們今天重點來看一下,華為的一系列業績數據里,到底藏什么秘密?我們能不能從中看出,中國經濟和產業的未來重點方向,到底是什么?
對于中國經濟來講,華為非常有代表性。
華為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個中國最近幾年所經歷的波折,目前的發展軌跡,以及未來方向。
當然了,前天發布小米SU7的小米公司,也很有代表性。表面上都是科技,但這華為和小米顯然是不同方向的公司。
我們就不講這兩家公司的區別了,互聯網上有很多分析,這也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
我們來簡單看一下華為2023年的業績數據。這里面有三個重點數據,非常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因為這不是華為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個中國的事情。
第一個重點數據,營收重回7000億,達到7041億元,同比增長9.6%;凈利潤869億元,同比增長144.5%。
如果剔除出售榮耀和超聚變帶來的大約313億凈利潤,凈利潤應該是556億,同比增長56.35%,依然非常可觀。
從財報可以知曉,最近三年,出售榮耀和超聚變為華為帶來了1078億元的收入。
這些數據很明顯,華為即使沒有重回巔峰,也已經恢復了元氣。
我們說了,這不是華為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個中國初步走出美國制裁陰影的標志。
華為一家公司都能夠走出陰霾,整個中國更加強大,當然也更有底氣。
第二個重點數據,華為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高達2475億,比最高峰時期2019年第四季度的2408億還要高。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華為2023年一二三季度營收分別為1321億元、1788億元和1457億元,第四季度增收超過1000億,大幅度躍升至2000億以上的臺階。
為什么突然增長這么高?事實上這里面也沒有秘密,就是Mate60系列手機給華為帶來了接近400億的營收增量。
手機業務對業績貢獻大增的背后,是芯片的突破。這也不是華為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個中國在科技制裁上的重大突破。
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震撼和實際效果,2024年還會持續,意義重大。
當然,美國人不會放棄,還在加碼封堵,能不能突破,這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大事。
第三個重點數據,2023年,華為研發費用高達1641億,研發投入比例高達23.4%。
近10年來,華為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過11100億元,這個投入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華為是靠科技積累崛起的,也是靠科技投入突破制裁的,這給數百家被制裁的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也是對整個中國未來發展路徑的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