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字經濟浪潮的推動下,增強現實(AR)行業成為各國競相布局的關鍵領域。我國對AR行業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將其視為數字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AR眼鏡作為增強現實技術的核心載體,在我國戰略新興產業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我國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國家對AR眼鏡行業的支持政策呈現出逐步深化和細化的趨勢。“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大力推進虛擬現實等新興前沿領域創新和產業化”,到了“十四五”規劃,“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AR)”被明確列為數字經濟七大重點產業之一,標志著該行業正式進入國家戰略的核心層面。
前瞻預測,“十五五”規劃中“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AR)”仍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且將圍繞國產化專業技術支持布局發展,這無疑為AR眼鏡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AR領域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入場者大體可以歸為三大陣營。以微軟、Meta、蘋果、三星、谷歌等為代表的國際科技巨頭,憑借其在科技領域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AR領域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它們在芯片技術、算法優化、操作系統等方面擁有顯著優勢。
國內手機廠商如華為、小米等憑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成功經驗,將AR技術融入眼鏡產品。這些廠商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快速將新技術推向市場。
最后是新興AR企業如 Xreal、雷鳥創新、Rokid等,以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創新理念,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在技術發展方面,中國正逐步突破光波導技術這一關鍵瓶頸。憑借AI融合、場景創新以及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中國AR眼鏡企業快速占領消費級市場。根據IDC數據,2023年Xreal、Rokid、雷鳥創新在全球AR眼鏡市場份額分別為45%、14%、13%。而國外品牌則主要依靠品牌效應與芯片技術優勢,在高端和專業領域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