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以獨資身份在上海建立制造工廠后,年年說國產卻遲遲無動作的雷克薩斯終于來了,豐田也等來了它想要的結果:拋開南北豐田采用獨資模式,把工廠建在了上海,豐田還是高明的。
雷克薩斯國產項目2月份公布,同月“雷克薩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71億日元,4月份正式簽約,上海工廠6月份將開工建設,初期年產能10萬輛,預計2027年投產。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得了雷克薩斯上海工廠最新規劃的一手消息,讓我們看到了豐田對這個項目的重視,它將是豐田21世紀20年代在全球市場最為重要的項目之一。
項目總投資高達146億元人民幣,占地總面積約112.78萬平方米,整車設計年產能10 萬輛,電池設計產能6GWh,預計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
除了獨資身份外,雷克薩斯上海工廠與奧迪、奔馳和寶馬等老對手相比,究竟有什么優勢?
對于這座雷克薩斯乃至豐田的世紀工廠,豐田的官方說法是:專注于BEV純電動車型的研發和生產,這將是豐田最新技術在日本以外地區的首次落地;這里將是L-ESUV 車型供給全球的重要生產基地,產品除面向中國市場外,20%產量將出口歐洲和東南亞等地區;中期和遠期規劃將生產全新研發的尖端電池,未來將成為供應自研電池及大型鑄造零部件的核心基地。
在最新公布的《雷克薩斯新能源車及豐田電池項目工程設計方案》中,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建筑物總建筑面積達61.57萬平方米,分為本期、中期和遠期三期建設。其中,本期項目包括沖壓車間、焊裝車間、壓鑄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和電池裝配車間;中期項目包括電池車間和辦公樓,遠期項目則包括沖壓車間和壓鑄車間的擴建,還包括新建又一座電池車間。
從壓鑄車間到三座動力電池車間,雷克薩斯上海工廠的規劃可謂是豐田全球之最,這里將是一座采用全球汽車產業頂級技術的、面向全球市場的超大規模的制造基地。
早在2023年6月,豐田就已公布了面向未來的汽車技術,包括動力電池、汽車工藝和工廠建設。
在動力電池方面,有續航超過1200公里的三元鋰電池、采用雙極新構造,成本可降低40%的普及版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從10%至80%快充僅需10分鐘的全固態電池;在整車制造方面,有車身一體化壓鑄技術,降低工廠投資、縮短量產準備的車體自走型生產線等。
豐田新一代電池的量產時間是2026年-2027年,而下一代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為2027年-2028年,從這兩個時間點來看,雷克薩斯上海工廠中遠期規劃的兩座“尖端”技術的電池工廠將有望投產顛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固態電池。
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目前的動力電池來自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和江蘇正力等動力電池供應商,配套旗下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而作為雷克薩斯國產的首發車型,L-ESUV搭載的動力電池有望來自松下,由豐田與松下的合資公司——大連泰星提供。
作為豐田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投資,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將首發豐田新一代動力電池和生產技術,這將讓其擁有對抗BBA后來居上的能力。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盡管大眾、寶馬和奧迪等車企擁有先發優勢,但與自主車企相比已處于劣勢,雷克薩斯不一定能在短期內超越頭部自主車企,但借助全新技術和車型,它想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超越BBA,應當綽綽有余。
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4年售價30萬以上的車型零售銷量298.62萬輛,同比增長2.5%,而豪華品牌零售銷量為274.21萬輛,同比下跌7.8%,其中,豪華純電動汽車零售銷量為79.41萬輛,同比增長4.4%。
據豐田汽車公布的銷量數據,雷克薩斯2024年全球銷量為85.12萬輛,同比增長3.3%,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9%,電動化汽車銷量占比達到歷史最高的52%,而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8.19萬輛,同比增長0.3%,繼續維持雷克薩斯全球第二大市場的地位。
以純進口車的身份就能維持豪華汽車市場的頭部地位,不得不說,雷克薩斯真的很強,但這一次國產,豐田選擇了純電動汽車,意味著雷克薩斯需要從頭再來,卻也擁有更大的決策自由度。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已提升至47.6%,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在國產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到來之前,新一代雷克薩斯ES(配置|詢價)將首次推出純電動車型,并于2026年初上市,這有望成為雷克薩斯上海項目的預演。
雷克薩斯作為豐田的豪華品牌,是其守住全球銷量第一地位的重要底氣和最強支撐,因此,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再怎么努力和成功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