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車的人發現豐田亞洲龍價格掉得厲害。原本指導價17萬多的車現在能砍到13萬都出頭,這價格跟國產車差不多了。去年這時候還摸不到14萬,現在連5米長的車都能這么便宜,經銷商給的優惠力度真不小。

這車本來就是全球賣的,早前還看不上中國市場?,F在國產后改了很多配置,但骨架跟雷克薩斯ES一個源。買車的都說這外觀看上去挺唬人,前臉大格柵跟雷克薩斯有點像,側面線條修長,尾燈直接嵌進后備箱蓋里,看著挺有氣勢。

內飾用料比雷克薩斯差些,但真皮座椅坐墊軟硬合適,后排空間特別寬裕,180的人把腿伸直沒問題。車里裝了雙層玻璃,關上窗隔音效果不錯。中控屏不算大但反應快,系統是騰訊開發的,導航能語音直接說地址,開車時挺方便。

動力分三種,2.0自吸夠用,2.0混動省油,2.5混動提速快。最省油的是2.0混動,每百公里4L多油,加92就行。有車主跑高速表顯油耗3.8L,不過實際開下來也就4塊油左右。油耗低是賣點,但2.0自吸開快點就吃力。

今年降價后銷量猛漲,月銷破萬輛。原來這個價位只能買現代伊蘭特或者雪佛蘭邁銳寶,現在能拿到豐田B級車。有個二手車販子說現在收亞洲龍都得壓價,三年車保值率剛過五成。
店里銷售說混動版本省油系統跟雷克薩斯一個路子,電池保修八年二十萬公里。但保養費不算低,首保500元左右,小保養得800多。有車主保養時發現變速箱油還沒換成原廠的,說是省成本。

安全配置全系標配那個TSS系統,自動剎車挺靈敏,晚上開遠光燈會自動切換。但輔助駕駛功能少,沒自動變道,自動泊車也沒。有個女車主說倒車影像角度不夠,有時候停不好車位。
車機系統更新慢,車連WiFi需要USB轉接器。語音控制能調空調溫度,但關空調得說全名,不能只說“關空調”。有個程序員自己寫了插件優化系統,放論壇給車主下了不少。
后排座椅加熱是選裝配置,加3000塊錢才有。副駕駛座椅調節按鈕在B柱上,用著不如雅閣方便??照{出風口下方有個儲物格,放手機剛好,但杯架深度不夠,停車急剎容易灑飲料。
最近新款換了12.3英寸儀表盤,老款是7英寸。方向盤握感粗細適中,換擋撥片是塑料的,按起來咔咔響。電子手剎旁邊三個按鈕分別是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和動能回收,新手得記清楚位置。
冬天開暖風噪音大,冷風模式聲音正常。但空調出風口吹臉角度只能手動調,沒法自動擺動。座椅腰撐位置調節只有高配才有,標準版都是固定位。
有車主反映發動機艙隔音棉薄,高速時機艙傳來的嗡嗡聲明顯。后備箱蓋開關設計在擋風玻璃下面,伸手夠著有點困難。車門關閉聲音沉悶,不像奔馳車門那么“咯嗒”一聲。
現在店里還送首保和兩年免費流量,但保險折扣沒了。購置稅減了大概八千塊,相當于白送。有個想買國產車的年輕人現在猶豫了,覺得花13萬買臺豐田轎車更顯檔次。
廠家說2.5混動是頂配,但實際動力提升并不明顯,加速超車還是2.0混動夠用。油耗差異不大,百公里多1L油左右。有賽車手測過0到100加速,2.0混動8秒多,2.5混動快0.5秒。
下雨天剎車盤容易掛水印,洗車得自己擦。后輪拱位置容易積泥,三個月不洗就會有銹跡。車漆薄的地方碰刮明顯,有個車主倒車蹭了下水泥墩,保險杠掉了一塊漆。
現在車商手里有現車不用等,顏色齊全。白色和黑色最便宜,紅色和藍色要加三千。有個黃牛說收車價比終端還低兩三千,但轉手賺不了錢,現在市場飽和了。
有人說這車隔音好但胎噪明顯,換米其林胎能改善。底盤過濾震動還可以,過減速帶不會彈起來。但高速過彎側傾大,開快車得收著點。
車鑰匙有遠程啟動,夏天提前開空調省電。但車窗防夾功能沒雷克薩斯靈敏,夾手兩次才停止。有個寶媽說坐墊高度低了些,調座椅時膝蓋往前頂。
總的來說降價后亞洲龍確實實惠,但缺點也清楚。現在賣得火全是價格打底,要是沒這么便宜未必賣這么多。車主群里有人說等了三年終于敢下手,也有人覺得比國產車貴這么多值不值。不過現在買車最看重實用,能省油空間大牌子硬就行,別的無所謂。